摘要
1952年,舒芜公开否定主观精神,将之描述为“虚矫浮夸”的精神状态,这被视为他的转变标志。然而自1940年代起,舒芜就开始对“虚矫浮夸”进行批判,此中亦暗含了对主观精神的反思。这一线索可追溯至他在《论主观》时期对热情之弊的认识,凸显于参照《整风文献》对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思考,虽其观点在胡风处遇冷后一度被压抑,却在新中国成立后“暴露思想实际”。舒芜转变过程,体现了转折年代左翼知识青年强烈的自省意识及自我改造的诉求。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10-228,共19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