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将情感视为明码标价的消费商品,追求表面的、易得的、即时的感官刺激与情绪快适,而非强调真实情感,显露出后情感主义的倾向。部分校园青春题材网络剧通过感官愉悦的“视觉快适”、夸张幽默的“话语快适”、加速社会的“需求快适”进行情感展示,塑造出一个虚构梦幻的校园乌托邦。这种被批量化生产的“后情感”容易促使青年群体逃避社会现实的重重压力,转而追求短暂的身心快适,进而导致情感错位和价值断裂。创作者应注重将快适的情感表达与理性的价值引导相融合,形塑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
作者
田晔
吴云涛
Tian Ye;Wu Yuntao
出处
《粤海风》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中国网络剧的情感研究”(SM202410015001)阶段性成果之一
北京印刷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中国网络剧的青年婚恋观研究”(27170124038)阶段性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