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面向气候变化适应的地方规划响应与评价——基于我国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文本分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言近年来,人类活动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带来全球气温持续上升等影响^(1)。2011-2020年成为历史上最温暖的十年^(2)。气候行动作为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中的其中一项,要求国际社会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而且其他目标均影响气候变化,气候解决方案也可为这些目标提供支持^(3)。
作者
王世福
周可斌
车乐
冯宇程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城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规划建设》
2024年第4期34-44,共11页
Beijing Planning Review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目标
全球气温
温室气体浓度
气候变化适应
文本分析
总体规划
分类号
TU984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2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9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0
1
王伟,武占云,李广宇,李磊,贺蕊.
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治理的变革性适应研究[J]
.规划师,2023,39(2):11-20.
被引量:6
2
郑艳.
适应型城市:将适应气候变化与气候风险管理纳入城市规划[J]
.城市发展研究,2012,19(1):47-51.
被引量:33
3
颜文涛.
减缓·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规划议题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28(3):31-36.
被引量:14
4
郑艳.
城市决策管理者对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的认知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2):118-123.
被引量:5
5
蔡云楠,温钊鹏.
提升城市韧性的气候适应性规划技术探索[J]
.规划师,2017,33(8):18-24.
被引量:21
6
叶祖达.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与法定城乡规划管理体制:内容、技术、决策流程[J]
.现代城市研究,2017,32(9):2-7.
被引量:6
7
沈娉,梁景宇.
空间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调适策略——台湾“国土计划”的经验与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2022,37(2):120-128.
被引量:4
8
谢正辉,刘斌,延晓冬,孟春雷,徐宪立,刘宇,秦佩华,贾炳浩,谢瑾博,李锐超,王龙欢,王妍,陈思.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规划实施效应评估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120-131.
被引量:16
9
李鑫,张琰.
气候变化下中国生态适应性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策略及本土化:定义、理念框架与解读[J]
.中国园林,2020,36(4):73-77.
被引量:9
10
杨柳青,陈雯,吴加伟,孙伟,李艳.
适应气候变化的空间规划研究进展:内容和方法[J]
.国际城市规划,2020,35(4):96-103.
被引量:16
二级参考文献
232
1
杨至瑜,李爽,李晓,由阳.
六盘水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重难点问题及对策[J]
.给水排水,2019,45(S01):287-289.
被引量:4
2
胡松,朱建荣,傅得健,吴辉.
河口环流和盐水入侵Ⅱ—径流量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3(3):337-342.
被引量:12
3
李克让,曹明奎,於琍,吴绍洪.
中国自然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评估[J]
.地理研究,2005,24(5):653-663.
被引量:67
4
汪光焘,王晓云,苗世光,蒋维楣,郭文利,季崇萍,陈鲜艳.
城市规划大气环境影响多尺度评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科学(D辑),2005,35(A01):145-155.
被引量:47
5
张继权,冈田宪夫,多多纳裕一.
综合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1):29-37.
被引量:178
6
曾庆存.
自然控制论[J]
.科技导报,1996,14(11):3-8.
被引量:14
7
Tony Matthews.城市系统中的气候变化适应:规划领域的战略[EB/OL].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网.http://www.griffith.eduau/environment-planning-8rchitecture/urban-research-program/.
8
Karen Wolf. Adapting to Climate Change: Strategies from King County. Washington [Z]. Chicago: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PAS.
9
欧洲环境署气候变化影响和空间规划-决策支持导引[EB/OL].欧洲适应气候事件空间规划网.http://www.espaceproject.org/publications/Extension96200utputs/.
10
大伦敦市政府.伦敦规划2011:大伦敦空间发展战略[Z].http://www.london.gov.uk/publicadcn/Iondonplan.
共引文献
192
1
丁道韧,杨祥.
绿色物流对城市韧性的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7):48-60.
2
洪宇翔,缪文豪.
创新能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基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视角[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4(1):50-65.
3
张国政.
技术赋能:数字孪生提升城市韧性的逻辑理路——基于“情景—过程”分析框架[J]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2023(12):13-27.
被引量:1
4
戴慎志,刘婷婷,高晓昱,王江波,解子昂.
国土空间防灾减灾规划编制体系与实施机制[J]
.城市规划学刊,2023(1):48-53.
被引量:14
5
宋蕾.
都市密集区的气候风险与适应性建设——以上海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6-12.
被引量:7
6
郑艳,王文军,潘家华.
低碳韧性城市:理念、途径与政策选择[J]
.城市发展研究,2013,20(3):10-14.
被引量:62
7
颜文涛.
减缓·适应——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规划议题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28(3):31-36.
被引量:14
8
吴向阳.
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发展的战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
.中国市场,2013(27):70-74.
被引量:10
9
侯振强,张文新.
走向未来城市[J]
.北京规划建设,2013(4):87-90.
10
何荣,陈彦君,王爱英.
北京天然光总照度变化趋势分析[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28(6):15-19.
被引量:2
1
刘淳岐.
碳中和目标下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8):0041-0046.
2
郭欢欢,景丞,姜彤,苏布达,王艳君,杨聿铭.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5)中国及分省人口预估数据集_v2[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4,20(4):492-497.
3
世界环境日 减塑捡塑[J]
.百科知识,2023(11):1-1.
4
张建军.
浅谈推动交通运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4):0180-0183.
5
无.
筑牢防汛安全“堤” 打赢防汛关键“仗”[J]
.中国防汛抗旱,2024,34(7):85-86.
6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征稿细则[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24,20(4).
7
穆俊宇(译),王晓凡(译).
2024年世界气象日:气候行动最前线[J]
.气象知识,2024(2):3-7.
8
辛迪·麦凯恩接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J]
.现代经济信息,2023(13):2-2.
9
陈淼.
丁辉在厅党委会议上强调坚决打赢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应对处置攻坚战[J]
.湖北应急管理,2024(3).
10
张博骞,马东辉,王威,王志涛.
灾害风险控制线体系框架与规划响应研究[J]
.规划师,2024,40(8):50-58.
北京规划建设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