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统节日中的文化记忆与传承——以凤凰勾良“六月六”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大众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提高,近年来,湘西凤凰勾良苗族地区每年都会举办苗歌节等活动以庆祝传统民俗节日六月六。从文化记忆理论的角度看,凤凰县苗族六月六的起源并非是有据可查的历史,而从“仪式”到“展演”的嬗变体现出的是六月六规范性和定型性的力量。在节日主体的不断重构下,凤凰县苗族的六月六也得以传承和发展。
作者
周雨芩
机构地区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4年第39期133-136,共4页
关键词
传统节日
文化记忆
苗族
六月六
活态传承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0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王丹.
传统节日研究的三个维度——基于文化记忆理论的视角[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34(1):164-172.
被引量:43
2
李双幼.
传统节庆文化记忆的巩固与传承——以泉州市元宵节为例[J]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5):51-57.
被引量:7
3
李巍.
移民社会的文化记忆——朝阳社火文化的象征意义阐释[J]
.西北民族研究,2009(1):166-170.
被引量:8
4
乌丙安.
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J]
.西北民族研究,2005(3):77-80.
被引量:22
5
金寿福.
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
.外国语文,2017,33(2):36-40.
被引量:147
6
刘慧梅,姚源源.
书写、场域与认同:我国近二十年文化记忆研究综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8(4):185-203.
被引量:55
7
刘伟.
苗族“六月六”的变迁及其对苗歌传承与保护的影响——以2018年凤凰勾良“六月六”苗歌节田野考察为例[J]
.歌海,2019(3):48-53.
被引量:1
8
王闯,王志昭.
记忆之场:孔庙的传播特征及其纪念碑性[J]
.新闻爱好者,2018(4):29-32.
被引量:5
9
岩本通弥,王晓葵.
作为方法的记忆——民俗学研究中“记忆”概念的有效性[J]
.文化遗产,2010(4):109-115.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114
1
叶舒宪.
仪式叙事与历史书写——代序《〈仪礼〉文化记忆与仪式叙事》[J]
.百色学院学报,2009,22(2):23-28.
被引量:5
2
邹广文.
关注整体性:文化哲学的重要问题[J]
.河北学刊,2007(2):35-38.
被引量:23
3
王霄冰.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衡量标准——以祭孔大典为例[J]
.文化遗产,2010(4):8-17.
被引量:26
4
岩本通弥,宫岛琴美.
以“民俗”为研究对象即为民俗学吗——为什么民俗学疏离了“近代”[J]
.文化遗产,2008(2):78-86.
被引量:38
5
张德明.
多元文化杂交时代的民族文化记忆问题[J]
.外国文学评论,2001(3):11-16.
被引量:63
6
扬.阿斯曼,王霄兵.
有文字的和无文字的社会——对记忆的记录及其发展[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72-74.
被引量:47
7
乌丙安.
文化记忆与文化反思——抢救端午节原文化形态[J]
.西北民族研究,2005(3):77-80.
被引量:22
8
吴宗杰.
中西话语权势关系的语言哲学探源——话语学的文化研究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2):170-177.
被引量:35
9
王汉生,刘亚秋.
社会记忆及其建构一项关于知青集体记忆的研究[J]
.社会,2006,26(3):46-68.
被引量:161
10
黄晓晨.
文化记忆[J]
.国外理论动态,2006(6):61-62.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
305
1
彭志全,朱飞虎.
文化观视域下人民英雄形象传播的异化与重塑[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5(6):75-80.
2
陈丹.
记忆的形塑——人类学视野下的潮州木雕工艺与匠人生命史[J]
.艺术与民俗,2020(2):75-82.
被引量:2
3
金玉萍,隋翔.
再媒介化:数字策展的跨文化记忆建构——以CGTN《千年调·宋代人物画谱》为例[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4(1):14-26.
4
尹晓龙,王育济.
新时代重要传统节日文化继承创新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8(1):145-156.
被引量:4
5
吉玮琳.
城市空间建筑与女性主体书写间的有机互动——以迟子建、王安忆相关创作为例[J]
.文化学刊,2021(3):72-74.
6
肖波,卜钰雯.
瘟疫遗产地的文化记忆与形象建构:亚姆村模式[J]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21,30(2):395-409.
7
刘霞.
《沅州府志》中的端午习俗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2):57-60.
8
胡小凡.
论国外鲁迅纪念及其文化效应(1949—2022)[J]
.上海鲁迅研究,2023(1):285-298.
9
徐磊.
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身份认同建构——日本民俗学关于非遗保护的探讨[J]
.华中学术,2022(2):220-229.
10
李欣燃,杨天明.
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红色文化传播的现实路径研究[J]
.传媒论坛,2023,6(16):68-70.
被引量:1
1
邓永旺(词),陈经荣(曲).
山歌越唱越响亮——为城步六月六山歌节大型文艺演出而作[J]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5):9-11.
2
杨路英.
宋代的“社火”与“舞队”之比较[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4,43(2):69-73.
3
龙小明,童春笋.
基于“感知-数据-算法”融合的配电网台区精益管理新模式[J]
.大众用电,2024(8):57-58.
4
徐毓芬(文\摄影).
用摄影记录民族文化湘西苗族娶亲纪实[J]
.旅游世界,2024(10):82-85.
5
王娟英.
传统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课程资源中的多元渗透[J]
.教师博览(下旬刊),2023(5):82-83.
被引量:1
6
李思婷,王振豪,贾茜.
古代“三月三”诗文的生命感召意义探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23):77-81.
7
赵梦欣.
梦窗节日词中的节日元素及情感内涵[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24,42(3):17-21.
今古文创
2024年 第3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