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肝硬化中医六部辨证体系的临床运用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六部辨证体系在肝硬化临床诊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收集200例肝硬化患者,采用电话或复诊回访,按照预先设计表格,手工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观测指标[白蛋白(albumin,ALB)、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门静脉宽度],组织临床相关科室专家进行质量把控,将最终数据手工录入Excel数据库。以Child-Pugh分级标准及中医六部辨证体系标准为指导,统计患者临床常见症状,总结肝硬化的中医六部辨证分型和辨证要点,结合观测指标对照分析,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肝硬化六部辨证以虚分证最多,瘀分证次之。气分证、火分证均以Child-Pugh A级为主,痰分证以Child-Pugh B级为主,瘀分证、虚分证、痨分证均以Child-Pugh C级为主。痨分证ALB水平最低,门静脉宽度最宽;虚分证GPT、GOT水平和PT最高;痰分证TB水平最高。在ALB水平、门静脉宽度方面,气、火、痰、瘀、虚与痨分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GOT、GPT水平方面,气、火、痰、瘀、痨与虚分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TB方面,气、火、虚、瘀、痨与痰分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T方面,气、火、痰、瘀与虚分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六部辨证体系十大主症(黄疸、神疲、乏力、懒言、消瘦、浮肿、腹胀、纳呆、尿黄、尿少)频次均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P<0.05);胁痛出现频次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P<0.05);舌、脉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升高逐渐转为虚的证候表现。结论:肝硬化中医六部辨证体系能够准确指导肝硬化临床辨证论治及立法方药。
出处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0期33-37,共5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基金 庆阳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QY2021A-S015)。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二级参考文献124

共引文献12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