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抗战时期师范教育课程体系探析——基于“主体-客体”因素的评价

O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Normal Educ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Evaluation Based on“Subject-Object”Factor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抗战时期的师范教育虽受日军破坏严重,但却在教育部“战时需作平时看”方针的指引下得以重建,并为此后中国师范教育发展提供了深刻的经验与启示。本文结合泰勒的行为目标导向课程评价模式及施瓦布的课程要素理论,提出“主体—客体”课程评价要素,对战时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在“五育并举”教育目标的指引下,战时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呈现出高强度、高标准、多样化的教学特征。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师层层深入式的专业规训以及多元教学材料的运用,成长为专业性强的全面型预备教师,大大缓解此时国内的“师荒”现状。另一方面,严格的课程考核使得战时师范课程呈现出高压性与同化性,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化发展。
作者 李瑞宝 唐蜜 Li Ruibao;Tangmi
出处 《教育与考试》 2024年第5期72-78,共7页 Education and Examination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美国STEM教育政策的变迁机制和执行成效研究”(项目编号:BIA220085)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