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至关重要。近20年以来,我国普遍采用高分“掐尖”作为选拔中小学创新人才的手段,然而这引发了对于“高成绩”是否等同于“高创新”的质疑。通过对我国H省某区19所小学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超过三成的高成绩学生创新素养不足。同时,学习兴趣、内部学习动机、积极的师生关系、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以及家长在生活中全方位地支持能够促进高成绩学生成长为高创新个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积极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加强创造性教学方式的影响。此外,教师加强对学习过程的关注,降低对分数和排名等学习结果的关注,能更有效地提升高成绩学生成长为创新个体的可能性。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有必要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评价中功利化和短视化的倾向。在评价过程中应引入“多把尺子”,推进评价多元化,同时注重学生自身、教师和家长各方面的因素,以促进高成绩学生成长为“创新人才”。
作者
赵利曼
王祎辉
郭慧
史晓燕
刘坚
Zhao LiMan;Wang YiHui;Guo Hui;Shi XiaoYan;Liu Jian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38,共8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基金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机交互的河北省初中生思辨性阅读过程性评价体系建构与应用”(编号:HB22JY040)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