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释奠古礼在周代时已有,随着西汉以降尊崇儒学,特别是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使得孔子的地位不断提升,释奠在发展中转而成为祀孔的代称。唐代统治者以国之中祀定位中央释奠,乐宫悬而舞六佾,州县则以小祀无乐祭之。至宋代,国家规范庙学用乐,明令地方官府释奠乐用雅乐类型,东汉时已小众化的乐悬组合形态重回地方官府。明清时期,全国各府州县方志中释奠用乐记载更具普遍性、相通性意义。至清咸丰年间,国家升祭关帝、祭文昌为中祀,进一步丰富拓展了释奠内涵。从祭孔、祭文昌、祭关帝为代表的释奠用乐来看,其以雅乐为核心,仪式中间仍有多种乐制类型在场,在内容上呈现出多层级、多风格的特点。
出处
《艺术评论》
2024年第9期74-86,共13页
Arts Critic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