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帝国主义概念传入中国及其语义变迁考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帝国主义是一个源自西方,后经由日本转译入中国的舶来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起初,晚清精英知识分子群体将以日本为代表的帝国主义视为先进的“效仿对象”。五四运动后,在苏俄政府第一次对华宣言和列宁《帝国主义论》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前途逐渐连接在一起,列宁塑造的帝国主义概念开始在中国被广泛接受,“帝国主义”一词随之获得了资本主义最高阶段的含义和“敌人的形象”。帝国主义作为压迫者,其非道德的本质被不断重申和加强,正义和非正义叙事代替了以往的强弱叙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发展和国际社会交往秩序的重大调整,两方左翼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描述与批判传播日隆,诸如文化帝国主义、数字帝国主义等范畴日益为学界所认知。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思想理论战线》 2024年第4期132-139,共8页 Front of Thought and Theory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藏1950年前中国共产党档案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1&ZD031)。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