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世纪的欧洲“沙龙音乐”概念是在1836年由浪漫主义音乐早期阶段的罗伯特·舒曼所提出。钢琴沙龙中的圆舞曲、夜曲等体裁深受当时的沙龙会员喜爱,具有雅俗共赏的审美倾向特征。本论文中通过对圆舞曲与夜曲两种体裁的基本特点,针对其中的“阳刚”与“柔和”两种不同的审美追求进行具体的原则对比与作品分析认为,圆舞曲和“夜曲”这些体裁与当时沙龙成员的社会地位、具体影响和擅长技法运用等影响的结合。因为在浪漫主义风格时期钢琴作品体裁中,大多作品体现出“柔美”“抒情”与“犹豫”“悲伤”的气氛特征,体现出这一时期独有的沙龙音乐气质特征,也比较符合当时沙龙中女性主导的思维特点。
出处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6期94-97,共4页
Song of The Yellow R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