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儒学是天人之学,从天人关系的角度探讨德命与运命的关系,是孔子、孟子关注的核心问题。中国早期宗教经历了从颛顼“绝地天通”到周人“以德配天”的发展,完成了从自然宗教到伦理宗族的转变,但天命是少数统治者的特权。孔子提出“天生德于予”,又主张下学上达、知我者天,打破了颛顼“绝地天通”以来少数贵族对天命的垄断,创立了属于士人、君子的新教。孔子重视德命,也关注运命,他所说的“知天命”可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理解。孟子《尽心》篇主要讨论的是德命与运命的问题,认为天不仅赋予人善端、善性,还代表社会的公正、正义,不仅要求人们“尽心”“知性”“知天”,还要求人们根据天的法则建立有道的社会,在“天下有道”的社会中才有可能实现德福一致。早期儒学的天人关系不宜概括为天人合一,而应用天人之际来表达,天人之际包括天人相通和天人之分两个方面,天人相通主要针对德命而言,天人之分则主要是针对运命的。
出处
《道德与文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21,共16页
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金
教育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G3620)
中国人民大学重大项目(23XNL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