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阴阳平衡针刺法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阴阳平衡针刺法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中医院收治的中风后偏瘫伴有下肢肿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40例和手法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手法组给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联合组在手法组基础上联合阴阳平衡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下肢不同部位周径差值、整体肿胀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股静脉血流动力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下肢踝关节周径差值、跖趾关节围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d下肢踝关节周径差值、跖趾关节围度差值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7、14d下肢踝关节周径差值、跖趾关节围度差值低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前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整体肿胀评分、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d整体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联合组治疗7、14d整体肿胀评分低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7、14d后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BB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7、14d后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分、BBS评分高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前股静脉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7、14d后股静脉峰流速、平均流速均较治疗前升高,联合组治疗7、14d后股静脉峰流速、平均流速高于手法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管壁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00%)与手法组(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阳平衡针刺法联合手法淋巴引流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下肢肿胀可改善患者水肿程度,加快股静脉血流速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出处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199-202,共4页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8

二级参考文献187

共引文献18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