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欧洲调性音乐的诞生在技术参数上主要体现在自然大小调音阶的确立、三和弦作为和声实体的确立、功能性和声序进形态的确立、导音倾向性的确立四个方面。在漫长的音乐实践中,大小调音阶的确立肇始自古希腊时期,经中世纪八调式、文艺复兴末期的十二调式逐步过渡而来;作为一种“被定义”的音响,转位三和弦(六和弦形式)的出现要早于原位三和弦,并在16世纪50年代确立了三和弦作为和声实体的概念;早期和声序进与作品旋律的特征(尤其是圣咏)密切相关,呈现出根音级进的形态,在之后的实践中根音四、五度关系的和声连接趋于普遍,功能性得到强化;半音的导向性得益于“伪音”理论的实践及14世纪法国新艺术时期对“新的对位音响”的诉求,并逐步形成固定范式,成为调性音乐确立的重要标识。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4-42,共9页
Qilu Realm of Arts(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