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的代际正义及其实现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代际正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自我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日益增长,由此导致的人口压力、环境与资源危机、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不可再生资源即将耗尽等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代际正义实质上是一种分配正义,强调自然资源在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在现实中表现为一种生态伦理,其价值目标是促进人、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包括生存权利平等、发展机会平等、资源分配公平和代际补偿原则。为此,必须坚持生态正义观和科学消费观,以促进当代人的福祉与后代人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为目标,建构促进代际正义的制度体系,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伦理支撑。
作者 刘晓璐
出处 《理论导刊》 2024年第11期63-69,共7页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基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新时代公民的公正德性及其塑造”(2023N001)研究成果 浙江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成果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共浙江省委党校文化发展与文化浙江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21

  • 1J.泰伊,张美英.二十一世纪的环境和资源[J].国外社会科学,1988(12):34-40. 被引量:3
  • 2斯米尔诺夫,黄德兴.生态世界观的转变[J].学术月刊,1995,27(11):113-112. 被引量:8
  • 3[英]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1卷[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962.
  • 4[瑞士]克里斯托弗·司徒博.环境与发展:一种社会伦理学的考量[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50.
  • 5[美]梅萨罗维克,[德]佩斯特尔.人类处在转折点[M].梅艳,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7.
  • 6[英]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勒.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张世秋,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311.
  • 7徐嵩龄.生态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 8[美]斯图亚特·S·尼古 周超等译.政策学:综合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1..
  • 9[美]约翰·罗尔斯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 10[美]爱蒂丝·布朗·魏伊丝 汪劲 于芳 王鑫海 译.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衡平[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

共引文献1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