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清末开始,粤剧正式进入城市剧场,粤剧演出场所的改变影响着戏班的活动范围,进而逐渐产生了“省港班”与“过山班”。历史上省港班多新剧目的创作,过山班则侧重保留传统排场戏,这影响了后来的上六府粤剧注重新排场改编的文学性,且在表演上更为细腻,擅演生行、旦行担纲的排场戏;下四府粤剧排场则更多保留了南派风格,擅演以武生、小武担纲的排场戏。对比内地,香港地区粤剧排场的传承与当地“例戏”演出的生态密不可分,在表演上轻技法重韵味,更注重排场戏的影视化改编。
出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CSSCI
2024年第6期62-69,共8页
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艺术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9ZD03)子项目“古典戏曲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