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说文解字·[仌口]部》:“[仌口],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凡[仌口]之属皆从[仌口]。■,[仌口]或如此。■,[仌口]或从肉从豦。”对于“[仌口]”字及“[仌口]”字或体“臄”与《说文》训释“口上阿也”之间的关系,前人研究《说文》者有过很多解释。一种解释从“[仌口]”字字形出发,认为“阿”训“曲”,“口上阿”就是“口上曲折的纹理”或“口吻以上之肉随口卷曲”;一种解释是从“[仌口]”字异体“臄”字出发,引《诗经·大雅·行苇》:“嘉肴脾臄,或歌或咢”毛传:“臄,函也。”
出处
《辞书研究》
2024年第6期125-128,共4页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基金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出土文献学科建设与中国古典学的当代转型”(项目编号G260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