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电影地域化的空间生产与对话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国电影文本中的地域化表达长久以来呈现为一种模糊化的特征。百年来,中国电影叙境中的地域化表达往往被提喻为海派/京味、城市/乡村、民族/民俗的空间模式,被逐渐固定并传承下来。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从第六代电影人开始,明确地域、强调地域化表达的电影创作逐渐显影,影像中的地域空间,不再止于风景、民俗、语言等外在的文化象征物,而是内化为一种生命体验与时空感知,直接参与叙事。特别是最近十几年,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后市场的扩容,随着电影学教育从上个世纪封闭的精英体制中加快走出,随着影像媒介化以不可逆的趋势空前发展,出现了一批与以往电影学教育背景全然不同的新导演。他们自觉地将个体时空体验融入影像叙事,大大释放了中国不同的文化地理空间所能展示出来的影像叙事能量,增强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对话能力。
作者 王霞
出处 《电影评论》 2024年第3期4-17,共14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47

  • 1张慧瑜.异乡人与“少年故乡”的位置——对鲁迅《故乡》的重读[J].粤海风,2009(5):60-65. 被引量:11
  • 2M.福柯,王喆法.另类空间[J].世界哲学,2006(6):52-57. 被引量:507
  • 3洪深,席耐芳.《<生路)详评》.《晨报·每日电影》1933年2月17日.
  • 4洪深,席耐芳.《<生路)详评》.
  • 5黑婴.《上海二十四小时》.
  • 6片冈《(天伦)》.《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第415页.
  • 7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半月刊,1935,1(3).
  • 8裴开瑞(Chris Berry).《毒草还是国宝:19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Poisonous Weeds or National Treasures:Chinese Left Cinema in the 1930s).《跳接》(Jump Cut)第34卷(1989年3月),第93页.
  • 9马宁.《激进性在文本和批判面向的差异:重构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The Textual and Critical Diflerence of Being Radical:Reconstructing Chinese Leftist Films of the 1930s)[J].广角,1989,11(2):29-29.
  • 10[意]卡尔维诺.《看小见的城市》.纽约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出版社,1972年版.第45页.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