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场馆课程设计的六个维度——以昌乐县县域场馆课程设计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场馆课程不仅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还契合场馆推广普及的需要:场馆课程设计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以学段衔接课程为主攻方向,以场馆资源的内在联系为设计主轴,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实施模式,以学习效果评价为重要保障,能解决课程设计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契合度不高等主要问题,有效提高场馆学习的成效。
作者
刘洪宝
马桂萍
机构地区
山东省昌乐县教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出处
《新课程评论》
2024年第10期15-23,共9页
关键词
场馆课程
设计
维度
成效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杨明全.
核心素养时代的项目式学习:内涵重塑与价值重建[J]
.课程.教材.教法,2021,41(2):57-63.
被引量:247
2
朱幼文.
“馆校结合”中的两个“三位一体”——科技博物馆“馆校结合”基本策略与项目设计思路分析[J]
.中国博物馆,2018(4):91-98.
被引量:32
3
张英,靳蓉.
基于“场”“馆”的学习课程构建[J]
.四川教育,2020(32):25-26.
被引量:1
4
叶兆宁.
基于科普场馆资源的科技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4(2):22-31.
被引量:1
5
张煜,白欣.
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科学场馆课程设计研究[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21,7(5):444-45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朱智贤.
儿童思维的发生与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1-9.
被引量:18
2
瞿葆奎,丁证霖.
“设计教学法”在中国[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3):72-84.
被引量:17
3
张华.
论“设计本位学习”[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23):1-7.
被引量:15
4
严建强.
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J]
.中国博物馆,2008(2):71-80.
被引量:53
5
高志军,陶玉凤.
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电化教育研究,2009,30(12):92-95.
被引量:185
6
谢绍平,董秀红.
美国新《K-12科学教育框架》解读[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4):55-61.
被引量:31
7
辛涛,姜宇,王烨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被引量:422
8
朱幼文.
教育学、传播学视角下的展览研究与设计——兼论科技博物馆展览设计创新的方向与思路[J]
.博物院,2017(6):70-80.
被引量:71
9
Hubert Dyasi,Derek Bell,刘润林.
透视科学中的探究及工程与技术中的问题解决——以实践、跨学科概念、核心概念的视角[J]
.中国科技教育,2017,0(1):15-19.
被引量:14
10
朱幼文.
科技博物馆展品承载、传播信息特性分析——兼论科技博物馆基于展品的传播/教育产品开发思路[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7,3(3):161-168.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278
1
晏燕.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议题式教学探论[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11):60-62.
2
王洁.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项目式教学设计[J]
.中学生物学,2024,40(1):25-28.
3
陶源沁.
基于CiteSpace分析国内近十年项目化学习研究发展历程、热点及启示[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24(1):12-16.
被引量:1
4
朱幼文.
理念与思路的突破:从“馆校结合”到各类教育项目——“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培育”带来的启示[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1):42-52.
被引量:17
5
陈柏因,黄子义.
基于EQuIP的馆校结合课程质量研究——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例[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4):54-61.
被引量:2
6
杨情玲,林长春,王俊民.
美国博物馆学校的课程设计与启示——以NAMS的K-5课程为例[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3):17-27.
被引量:4
7
方慧玲,周青青,沈甸.
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可视化研究[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3):5-16.
被引量:3
8
左什,杜媛.
将STEM教育理念引入展品教育活动的思考与实践——以“铁路背后的科学”展品教育活动为例[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2):23-30.
被引量:3
9
徐鹰,谢石,朱琳.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学术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探索[J]
.中国ESP研究,2023(1):36-44.
被引量:2
10
张纬国.
指向实践创新素养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以“土壤改良助高产”项目为例[J]
.新课程导学,2022(24):91-93.
被引量:1
1
李月芳.
“PAP”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2024,26(18):92-94.
2
郭丽莉,刘畅.
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策略研究[J]
.黑龙江水产,2024,43(5):649-651.
3
孙楠.
“三全三接”理念下幼小衔接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31):20-21.
4
秦冬梅,李小飞.
让教育回归生活,为孩子健康成长赋能[J]
.留学,2024(22):45-45.
5
王娜.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策略与效果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4(11):0035-0038.
6
邵坤.
语文学科教研基地建设的实践研究[J]
.河北教育(教学版),2024,62(10):9-10.
7
刘媛媛.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线性代数”课程为例[J]
.科学咨询,2024(20):30-33.
8
蒋满林.
整体命制 分层检测 分类补偿[J]
.中学理科园地,2024,20(5):87-88.
9
黄鹭达,覃思纳.
生态文明理念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
.教育界,2024(30):71-73.
10
顾建锋.
搭建多元过渡桥梁科学做好幼小衔接[J]
.山东教育,2024(28):25-26.
新课程评论
202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