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纵观西方文论的历史进程,对阐释边界的理论建构呈现出复杂、丰富的形态。在中世纪,阐释边界植根于神学的土壤,与对永恒神圣精神的追问休戚相关。在近代,阐释边界一方面受到启蒙理性的召唤,成为客观、严肃的科学精神的化身;另一方面又受到浪漫理想的浸淫,成为主体的情感、想象和创造性的表征。在现代—后现代的进程中,阐释边界在面临不确定性冲击的同时,依然表现出坚韧而难以磨灭的一面,通过多元、灵活、能动的方式彰显其存在。上述状况暗示了阐释边界的包容性和延展性,同时也为中西方阐释话语的比较与参照提供了契机。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0-168,共9页
Hubei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阐释的边界’与当代文学理论的话语重估研究”(18CZW006)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西方阐释学美学的张力及其当代转向研究”(23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