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控制性再灌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损伤和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行PCI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完全再灌注组和控制性再灌注组各50例。完全再灌注组于球囊扩张成形后立刻植入支架,控制性再灌注组于球囊扩张成形,血流开通并获得有效再灌注后延迟30 min植入支架。植入支架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1 h的冠状动脉内双传感器导线连续压力和流量信号实时监测,测量患者术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心肌标志物水平,记录患者术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再灌注压力和零流量压力(Pzf)、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术后40 min开始充血时平均峰值速度、小动脉阻力指数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高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即刻、术后20 min的平均远端静息压(Pd)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即刻、术后20 min、术后60 min的基线微血管阻力(hMR)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40 min开始Pzf水平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T、CK-M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术后24 h的乳酸脱氢酶水平低于手术前,且控制性再灌注组低于完全再灌注组(P <0.05);再灌注早期的Pd与再灌注60 min后的Pzf呈正相关(r=0.553,P <0.05),与再灌注6 h、12 h、24 h后的CK-MB峰值呈正相关(r=0.324、0.301、0.432,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进行压力控制性再灌注可以更好地保持冠状动脉微血管完整性,抑制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出处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0期54-57,共4页
CARDIO-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