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双向情感障碍(BD)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温岭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女性BD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耻感,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躁狂情绪、抑郁情绪,测验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记忆力认知功能、执行力认知功能、注意力认知功能,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后健康状态和临床总有效率,评估康复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贬低-歧视感知评分[(1.65±0.41)分]、病耻感应对评分[(1.93±0.16)分]、病耻感情感体验评分[(1.88±0.31)分]、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分[(9.16±3.79)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评分[(6.14±1.52)分]均低于对照组[(2.66±0.32)分、(2.28±0.39)分、(2.08±0.16)分、(12.24±4.38)分、(13.31±1.7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_(贬低-歧视感知)=16.820,t_(病耻感应对)=7.190,t_(病耻感情感体验)=4.965,t_(YMRS)=4.605,t_(HAMD-24)=92.990,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霍普金斯言语记忆测验(HVLT-R)、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CST)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持续操作测验(CPT)评分[(3.53±0.72)分]高于对照组[(2.48±0.6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中躯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67%)高于对照组(8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7,P<0.05)。结论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健康教育能够弱化围绝经期BD患者负面情绪,减轻病耻感,减少抑郁、躁狂的发作,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康复效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应用。
出处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22期4530-4534,共5页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