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若干(组)民国时期的印铁包装为考察对象,考证和分析其在绘图、制版、量产等阶段的复制生产和模块化设计方式。在复制生产过程中模块化设计和制作既是现代技术要求下的规范行为,也是新型生产方式下的创新行为。一方面,印铁包装研制多环节中所使用的模块化设计策略是我国现代设计初始阶段设计者应对市场需求增长以及客户经济理性的双重选择,模块化设计不仅是国人固有思维观念的外化表征,还在设计创新过程中形成更加精细的分工,并催生出“设计管理”这一新的企业职能。另一方面,由于彩色石印套色印刷的技术要求,图像在转写中需要依据色样被拆解为若干模块,这同样为多主体共同参与设计提供了条件,图像也在此过程中发生着衍变和再造。对于绘制者而言,需要摆脱传统创作时的随性和即兴,而转向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的、更具筹划性的理性创造。可以说,在对新技术、新文化、新业态的回应中,传统“艺术家”这一创作主体的身份也在不自觉中被改写,而改变了创作方式的创作者便具有了设计师特有的“现代”属性。
出处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0-37,共8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FJ2024A025)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24YJA760047)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24YJA76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