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从铁死亡角度探讨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异病同治”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异病同治”类风湿关节炎(RA)、痛风性关节炎(GA)和骨关节炎(OA)的潜在靶点,并从铁死亡角度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HERB数据库获取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化学成分及相关靶点;检索Genecards、Drugbank、OMIM、TTD、FerrDb数据库搜集RA、OA、GA疾病靶点和铁死亡基因靶点;将化学成分对应的靶点与疾病靶点以及铁死亡靶点取交集获得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治疗RA、OA和GA的交集靶点以及与铁死亡相关的靶点;然后使用Cytoscape3.9.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并将交集靶点输入STRING平台建立PPI网络,然后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主要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获得上中下通用痛风方103个活性成分,相关靶点280个;检索疾病相关数据库,获取2172个RA、1625个OA、1554个GA疾病靶点和564个铁死亡相关基因。将交集映射后得到交集靶点1和2分别输入STRING平台构建PPI网络,筛选得到IL6、PTGS2、IL1B、TGFB1、ALB等核心靶点;再将交集靶点1输入DAVID数据库,分别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519个BP,51个CC,93个MF,KEGG共富集得到144条通路;将交集靶点2进行KEGG富集分析主要有HIF-1、MAPK、IL-17、AGE-RAGE、Th17细胞分化以及破骨细胞分化等112条通路。结论上中下通用痛风方中β-谷甾醇、槲皮素、豆甾醇、山柰酚、木犀草素和汉黄芩素等核心成分可作用于IL6、PTGS2、IL1B、TGFB1、ALB等核心靶点,调控破骨细胞分化、IL-17、TNF、MA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还可通过作用于HIF-1、AGE-RAGE、Th17细胞分化等通路,调控铁死亡,发挥“异病同治”作用于RA、GA、OA。
出处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22期3150-3160,共11页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769) 南通市卫健委青年基金项目(QN2023021) 南通市科技局指导性项目(JCZ2022104)。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59

共引文献328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