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弧菌病对鱼虾的危害及防治(上)

Vibriosis harm to fish and shrimp and its prevention(Continue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在综述了弧菌的病原学特性、流行病学规律及发病机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当前弧菌病防治技术及其作用机制,旨在为水产养殖领域中弧菌病的生物防治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以推动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鱼虾弧菌病的主要病原弧菌病通常由弧菌科细菌引发,为革兰氏阴性菌。目前已有143种弧菌科细菌被详细描述和鉴定,并被分成6个不同的属。在鱼类中,如溶藻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等,被广泛认为是具有高度危害性的致病菌。它们通过感染鱼类的皮肤、鳃或肠道,引发溃疡、导致器官损伤,对水产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此外,拟态弧菌也是引发弧菌病的重要菌种,它是一种非嗜盐弧菌,在淡水养殖鱼类中造成了严重危害。
作者 马泽宁 马向前 Ma Zening
出处 《科学养鱼》 2024年第12期54-55,共2页 Scientific Fish Farming
  • 引文网络
  • 相关文献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