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浙江省茶树生态区划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浙江省茶区生态条件将全省划分为浙北茶区和浙南茶区。浙北茶区分浙西适宜区(Ⅰ_1)、浙东适宜区(Ⅰ_2)及浙北不适宜区(Ⅰ_3);浙南茶区分浙南适宜区(Ⅱ_1)和浙中次适宜区(Ⅱ_2)。在分析各茶区生态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茶叶生产的建议。
作者
吴伯千
机构地区
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
出处
《茶叶》
1992年第4期22-25,共4页
Journal of Tea
关键词
茶树
生态区划
浙江
分类号
S571.101.9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1
参考文献
1
1
黄寿波,何素心,高士贤.浙江省柑桔生产区划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4(02).
同被引文献
14
1
董凤丽,袁峻峰,马翠欣.
滨岸缓冲带对农业面源污染NH_4^+-N,TP的吸收效果[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2):93-97.
被引量:26
2
金志凤,姚益平,樊高峰.
基于GIS的浙江省杨梅栽培气候生态区划[J]
.浙江气象,2004,25(3):21-23.
被引量:14
3
薛冬,姚槐应,黄昌勇.
植茶年龄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84-87.
被引量:58
4
王备新,杨莲芳,胡本进,单林娜.
应用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B-IBI评价溪流健康[J]
.生态学报,2005,25(6):1481-1490.
被引量:205
5
金志凤,封秀燕.
基于GIS的浙江省茶树栽培气候区划[J]
.茶叶,2006,32(1):7-10.
被引量:46
6
丁永君,金小华,章燕萍.
富阳市茶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茶叶,2007,29(4):39-40.
被引量:1
7
中国茶叶学会编.吴觉农选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7:391
8
黄寿波.浙江山地气温分布的规律性及植茶垂直热量带的初步划分[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83,9(1):79-90.
9
黄寿波.浙江茶区主要气候及农业气候特征分析[J].茶叶科学,1965(1):54-60.
10
中国农科院农业气象室.中国茶树气候区划[J].农业气象,1982,(1):15.
引证文献
3
1
金志凤,封秀燕.
基于GIS的浙江省茶树栽培气候区划[J]
.茶叶,2006,32(1):7-10.
被引量:46
2
缪强,尹跃虎,叶江富,张日佳,羊国芳.
富阳市气候生态资源对茶叶生产影响动态分析[J]
.茶叶,2008,34(4):217-220.
被引量:5
3
熊兴平.
低山林地改植茶园对溪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1,39(1):393-395.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朱寿燕,尹先龙,金志凤,黄敬峰.
基于GIS的台州杨梅气候生态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165-168.
被引量:4
2
何金旺,章德纲,覃瑞设.
三江县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广西热带农业,2007(2):35-38.
被引量:3
3
俞燎远.
浙江省特色优势茶叶基地建设成效与思路[J]
.茶叶,2007,33(2):98-100.
被引量:3
4
何金旺,杨月策,吴清德,杨延,梁忠德.
建设茶叶强县对策探讨[J]
.广西农学报,2007,22(3):81-85.
被引量:1
5
陈凌文,郑永德,杨巍,陈潜.
GIS在茶园管理的应用及展望[J]
.茶叶,2007,33(3):140-143.
被引量:3
6
梁忠德,何金旺,覃安登.
提升三江县茶叶产业经济效益对策初探[J]
.广西农学报,2008,23(1):82-84.
被引量:2
7
胡家敏,谷晓平,徐永灵,郑小波,莫建国.
贵州茶树种植的气候资源优势及发展建议[J]
.贵州气象,2008,32(3):19-21.
被引量:9
8
金志凤,邓睿,黄敬峰.
基于GIS的浙江杨梅种植区划[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214-218.
被引量:55
9
缪强,尹跃虎,叶江富,张日佳,羊国芳.
富阳市气候生态资源对茶叶生产影响动态分析[J]
.茶叶,2008,34(4):217-220.
被引量:5
10
葛晋纲,刘海洋.
茶树栽培及茶园管理技术的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3659-13662.
被引量:18
1
余世铭.
浅谈黑龙江省油菜种植生态区划[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7(4):49-51.
2
郑玉义.
山西省田昆虫生态区划及综合治理[J]
.山西小麦通讯,1995,16(1):1-6.
3
刘东海.
我区冬小麦生态区划及其育种目标[J]
.西藏科技,1991(3):84-86.
4
余世铭,王笑芹,宫玲,林秀华,朱广石.
黑龙江垦区油菜种植生态区划[J]
.现代化农业,1994(9):12-14.
5
赵忠平.
九三管局大豆品种生态区划[J]
.现代化农业,1991(1):26-27.
6
史纪明,邓良佐.
黑龙江垦区玉米生态区划研究[J]
.现代化农业,1995(7):12-14.
被引量:1
7
余隆新,唐仕芳,王少华,霍红,陈光琬,别墅.
湖北省棉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及研究[J]
.棉花学报,1993,5(2):15-20.
被引量:30
8
章心惠,朱德琳,周成丽.
浙西红壤旱地春玉米高产技术探讨[J]
.上海农业科技,1997(4):20-21.
9
赵君实,荆淑民,王法宏.
山东小麦生态区划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1992,24(6):3-8.
被引量:9
10
顾掌根,杨志根,程旺大,陆建贤,冯兴松.
浙北水稻双季双直播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1997(5):29-30.
被引量:2
茶叶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