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2002年第6期57-61,共5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2
-
1弗李蒙特·E·卡斯特等:《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页.
-
2参见谭力《中国行政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同被引文献105
-
1李旭超,申广军,金祥荣.僵尸企业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动态演进[J].经济科学,2021(1):44-56. 被引量:8
-
2陶鹏,童星.纵向府际关系情境下政治注意力演化的理论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21(4):69-79. 被引量:20
-
3杨海蛟.权力制约与社会稳定[J].政治学研究,1988(5):27-30. 被引量:6
-
4杨海蛟.舆论监督与社会稳定[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16(2):20-22. 被引量:3
-
5杨军.用工荒,在“人口红利”枯竭之外[J].南风窗,2010(8):38-39. 被引量:2
-
6“再持续,企业就要倒闭了” 中小纺企“受困”节能限电[J].纺织服装周刊,2010(40):39-39. 被引量:1
-
7杨海蛟,董新良.公平与社会稳定[J].理论探索,1991(1):46-47. 被引量:2
-
8王雪莲.从维护社会稳定看信访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39-43. 被引量:10
-
9金太军,汪艳.现行省级行政区划改革的系统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15. 被引量:17
-
10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5(1):75-108. 被引量:785
引证文献11
-
1刘辉.从官僚制政府到有效政府:政府改革的未来之路[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13.
-
2侯黎.论学习型公务员队伍建设[J].宿州学院学报,2005,20(2):112-113. 被引量:1
-
3曹宝石,丁道韧.系统论对行政管理实践的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4):32-34. 被引量:1
-
4王建敏,钱东晟,陈国瑾.让理论类广播节目可听可亲可信[J].新闻记者,2006(7):66-68.
-
5周伟.服务型政府视野下公务员学习能力建设探析[J].行政与法,2010(8):49-52. 被引量:1
-
6金太军,赵军锋.群体性事件发生机理的生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2-87. 被引量:16
-
7金太军,赵军锋.基层政府“维稳怪圈”:现状、成因与对策[J].政治学研究,2012(4):91-100. 被引量:81
-
8赵园园.我国维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6(2):81-86.
-
9万方.公共服务均等化中政府的“双重困境”及其修正[J].行政论坛,2014,21(3):41-45. 被引量:2
-
10俞国军.纵向府际互动与企业空间动态——以Z省Y市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3(2):108-1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04
-
1张涛,罗家为.从“行政维稳”到“制度维权”:基层社会矛盾的预防与治理转型[J].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9,0(6):51-61. 被引量:1
-
2王刚,徐雅倩.“刚性”抑或“韧性”:环境运动中地方政府应对策略的一种解释[J].社会科学,2021(3):15-27. 被引量:5
-
3范虹珏,沈费伟.基层政府治理的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与案例检验——以江苏省常州市尧塘街道的治理为例[J].前沿,2021(1):55-62.
-
4候绪杰.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能力:定位与构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6):57-63.
-
5伍德志.论物理暴力在法律中的功能与限度[J].东南法学,2022(2):21-43. 被引量:1
-
6陈鹏,陈建国,袁宏永.群体性暴力行为的多主体建模研究综述与思考[J].系统仿真学报,2015,27(3):439-447. 被引量:7
-
7胡德长.对我国建设学习型政府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6(11):521-522.
-
8张阿阳.从系统论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看中美公务员培训制度[J].理论界,2012(6):26-28. 被引量:3
-
9卢青,李娜,武旭.对群体性事件研究近况的统计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10):11-15. 被引量:2
-
10柯仲甲.关于群体性事件研究的文献综述[J].学理论,2012(14):85-87. 被引量:1
-
1谌敏越.行政组织宏观环境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5):179-180.
-
2农冠军.和谐社会中权利与权力的互动分析[J].青春岁月,2016,0(9):200-201.
-
3陈樱花.公共组织与环境的互动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6(4):75-79. 被引量:1
-
4宋钟亮.电子政务与行政组织的完善[J].科技创业月刊,2005,18(3):88-89.
-
5刘芳.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7,8(4):20-22.
-
6李俊.当代社会变革与中国政治社会化互动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5(1):12-16. 被引量:1
-
7杨慧.和谐社会语境下如何看待人的全面发展[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118-120. 被引量:1
-
8宋新龙,程金存.讯问笔录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互动分析[J].人民检察,2009(13):63-64.
-
9方国雄.现代社会需要强有力的行政协调[J].中国行政管理,1996(5):16-17.
-
10江林波.组织与环境关系视阈下的信息部门设立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6,0(10):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