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稳定指标体系纲要
被引量:19
A Compendium of Shanghai Social Stability Criteria and Targets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11,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同被引文献173
-
1黄应绘.全面小康指标体系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4(1):18-21. 被引量:7
-
2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69-76. 被引量:129
-
3易松国,风笑天.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研究——武汉、北京、西安三地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3):82-85. 被引量:30
-
4李强.论主观社会指标及其在我国的应用[J].社会学研究,1986(6):83-94. 被引量:4
-
5姜秀花.将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性别平等高级研讨会”在京召开[J].妇女研究论丛,2004(3):64-67. 被引量:11
-
6周学荣,谭明义.我国两次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情况的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7):12-15. 被引量:92
-
7卢淑华,韦鲁英.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92(1):121-136. 被引量:75
-
8蒋萍.关于社会总供求平衡预警模型的建立[J].统计研究,1988,5(1):23-25. 被引量:1
-
9王曙光.应当选择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社会均衡发展模式[J].社会科学研究,1988(6):106-107. 被引量:1
-
10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7(6):73-89. 被引量:132
引证文献19
-
1阎耀军.超越危机——构建新的社会预警指标体系及其运行平台的设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5(3):12-16. 被引量:28
-
2刘一民,王清玉,李大新,赵溢洋.秧歌锻炼群体的现状与社会控制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41(4):106-111. 被引量:4
-
3阎耀军.加强社会管理的前馈控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4):66-68. 被引量:7
-
4李大新.社区锻炼群体的社会控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4):98-99.
-
5闵学勤,张鸿雁.和谐城市及其指标体系建构[J].广东社会科学,2008(1):171-178. 被引量:5
-
6何增科.治理评价体系的国内文献述评[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6):10-22. 被引量:18
-
7李莹.国内主观社会指标研究概述[J].前沿,2009(6):110-112. 被引量:1
-
8徐涛.辽宁省东北秧歌健身群体的现状与社会关注度调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3):119-121. 被引量:6
-
9丁富军,吕萍.转型时期的农民工住房问题——一种政策过程的视角[J].公共管理学报,2010,7(1):58-66. 被引量:46
-
10李美娟.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失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10,26(10):53-5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51
-
1高连辉,陈会广,孔冬艳,杨兴典.农村土地整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地经济研究,2019(2):123-153. 被引量:1
-
2朱正威,胡向南,石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进展、现实问题与完善策略——基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9,0(11):72-80. 被引量:19
-
3周亮亮,刘璐宁.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综述[J].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0(4):75-80. 被引量:1
-
4孙永平.沈阳市群众秧歌活动的体育社会学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23-25. 被引量:2
-
5张小明.公共危机预警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J].理论与改革,2006(6):28-33. 被引量:9
-
6石奎.和谐社会中城市弱势群体的公共危机缓和研究[J].学术论坛,2007,30(1):121-125. 被引量:1
-
7王超.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的预警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165-170. 被引量:6
-
8徐瑞,李德伟.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失衡状况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09X):193-194. 被引量:2
-
9郭兰,龚育.重视危机 预防危机 超越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和运行[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75-177. 被引量:36
-
10景云祥.和谐社会构建中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基本维度[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0(2):102-105. 被引量:13
-
1陈会勇.青年领导干部如何加强修养[J].求贤,2007(2):15-16.
-
2李忠尚.顺应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J].统一论坛,1996(6):11-13.
-
3韦泽洋.失机必须"挨板子"[J].党政论坛,1993(1):49-49.
-
4马凤云.社会转型时期女性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大庆社会科学,2002(4):47-47.
-
5陈凤笙,董玲,李献东.从教育改革看高校工会工作[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1-93. 被引量:1
-
6梁玮,高青,史永丽.纪检监察工作要注重创新[J].山西金融,2003(9):41-41.
-
72012年本刊重点约稿启事[J].犯罪与改造研究,2012,0(2).
-
8李新市.维护社会稳定若干问题研究[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7,20(6):55-58.
-
9杨智.转型时期社会稳定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数体系研究[J].法学评论,2014,32(3):138-145. 被引量:3
-
10李新市.维护社会稳定若干问题研究[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7(6):2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