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郭沫若四十年代的历史剧创作是继<女神>之后的又一艺术丰碑,它虽然是郭沫若自觉地在马克思思想指导下的成熟之作,但并不能就此割裂与前期文艺思想的关系.实际上,它与前期创作精神在深层次上是一脉相通的,是对前期文艺思想深化的结果.本文结合戏剧理论试从剧中的抒情因素,郭沫若本人的生活经历、创作心理、个性气质及他的早期思想中萌发的马克思主义因素来论述其前后的相通性.
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Journal of Further Education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