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王朝与新罗互使述论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王朝与新罗互使述论李大龙新罗是隋唐时期位于今朝鲜半岛南部的古国。隋王朝时期称臣于隋,文帝册封其王为上开府、乐浪郡公、新罗王。进入唐代以后,自武德四年(621)至乾宁四年(897)双方关系十分密切,使者往来不断。本文试图就所见史料对唐王朝与新罗的使者...
作者
李大龙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7-65,共9页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关键词
唐朝
使者
唐王朝
新罗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94
1
韩国磐.
南北朝隋唐与百济新罗的往来[J]
.历史研究,1994(2):21-42.
被引量:11
2
李彬.
唐代进奏院述略[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1998,23(1):68-73.
被引量:12
3
胡宝华.
唐代朝集制度初探[J]
.河北学刊,1986,6(3):73-75.
被引量:11
4
张国刚.
两份敦煌“进奏院状”文书的研究——论“邸报”非古代报纸[J]
.学术月刊,1986,18(7):57-62.
被引量:30
5
戴禾.
唐代来长安日本人的生活、活动和学习[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4(1):111-124.
被引量:4
6
李彬.
新闻信:唐代进奏院状报新解[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3):90-94.
被引量:10
7
曾宪通.
楚月名初探——兼谈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20(1):97-107.
被引量:23
8
李大龙.
吐谷浑与隋唐王朝互使述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19-28.
被引量:4
9
李大龙.
突厥派往唐朝的使者述论[J]
.北方文物,1996(1):43-51.
被引量:2
10
李大龙.
唐朝派往突厥的使者述论[J]
.北方文物,1994(4):53-5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耿虎.
新罗、日本遣唐留学比较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0(3):114-121.
被引量:5
2
李大龙,李渊.
使者与唐王朝边疆民族管理体制[J]
.民族研究,2000(1):66-75.
被引量:4
3
李永.
由P.3547号敦煌文书看唐中后期的贺正使[J]
.史学月刊,2012(4):25-33.
被引量:6
4
王霞,拜根兴.
新罗圣德王实施亲唐政策始末[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24(3):114-124.
被引量:1
5
陈俊达.
高丽使辽使者类型及其派遣考论[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79-8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拜根兴.
唐朝与新罗道教文化交流的再探索[J]
.唐史论丛,2021(2):424-441.
2
趙玉平.
敦煌寫本“慶皇猷”齋文與唐代“元正朝賀”[J]
.出土文献研究,2019(1):400-409.
3
侯振兵.
试论《天圣令》中“专使”的制度规范[J]
.唐史论丛,2019,0(2):41-54.
4
李永.
由P.3547号敦煌文书看唐中后期的贺正使[J]
.史学月刊,2012(4):25-33.
被引量:6
5
胡晓兵.
唐朝入蕃副使论略[J]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6):58-65.
被引量:1
6
朱丽娜,吴杰华.
唐代诗人视野下的元会[J]
.兰台世界(上旬),2015(5):64-65.
7
李海英.
唐朝与新罗的海上通路与文化交流——以留学生、佛僧为例[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9):97-101.
被引量:1
8
严寅春.
张说《进巂州斗羊表》系年考[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5):112-115.
9
黎镜明.
汉唐西北边疆治理刍议[J]
.兵团党校学报,2016(6):41-46.
被引量:1
10
李晓薇.
《高句丽语研究》评介[J]
.兰台世界,2017(10):116-119.
1
张炳钦.
在中国历史地图上查找新罗、杂罗与龙岩——龙岩县原名再稽考[J]
.闽西史志,2003(1):33-35.
2
刘海霞.
七世纪中期唐与新罗关系的转向:新罗王金春秋庙号考释[J]
.昆明学院学报,2014,36(4):30-33.
被引量:2
3
诸祖煜.
崔致远登第年龄考[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9(1):32-37.
被引量:2
4
李春祥.
金庾信综论[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7,38(5):1-8.
5
秦升阳.
唐代对高句丽的政策及其演变[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1996,17(1):56-60.
被引量:1
6
黄山伐.
消失在中国的“新罗马军团”[J]
.看历史,2008,0(14):84-87.
7
孟丽梅.
韩国跆拳道起源及其发展研究(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35-35.
被引量:4
8
梁启政.
略述中外学者对好太王碑未记载好太王时期高句丽攻略辽东一事的研究[J]
.东北史地,2004(6):47-50.
黑龙江民族丛刊
199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