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特征值”一词的说明
被引量:10
出处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0-70,63,共2页
Building Structure
参考文献1
-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33
-
1李玉,卫国祥.悬挑梁下纵墙基础宽度的计算[J].建筑技术开发,2004,31(8):52-53.
-
2邢永强.河南省黄泛区粉性土地基承载力研究——以河南许昌至安徽亳州高速公路、阿荣旗至深圳高速公路(河南境内)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04,23(5):115-117. 被引量:2
-
3李琛琛.高层建筑中主楼与裙房基础差异沉降的一种解决办法——后浇缝法[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4):316-319.
-
4丁翠红,顾建文.单桩承台拉梁设计方法[J].建筑结构,2005,35(5):47-49. 被引量:2
-
5张守峰.CFG桩复合地基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J].住宅科技,2005,25(11):33-36. 被引量:1
-
6何宇航,游建安,姚楠.某工程碎石桩法软基处理碎石桩复合土层压缩模量Esp的探讨和研究[J].江苏建筑,2005(B12):38-39.
-
7游建安,何宇航.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若干常见误区分析[J].江苏建筑,2005(B12):40-41. 被引量:5
-
8汤达前.勘察实践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J].工程勘察,2006,34(6):32-35. 被引量:12
-
9潘旭升.长春市原有建筑物加层工程几个问题的探讨[J].工程勘察,2006,34(6):36-40.
-
10张竟乐.上海虹桥汇秀苑结构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06,33(7):8-10.
同被引文献26
-
1赵树光,孙德科.英中标准在地勘中的差异性分析[J].工程勘察,2020(12):14-21. 被引量:1
-
2薛兴度,凌兵建.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比较[J].矿产勘查,2003(11):27-28. 被引量:2
-
3余巧珍,韩晓雷.论《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J].陕西建筑与建材,2004(8):32-34. 被引量:6
-
4谭晓慧.平面滑动边坡的可靠度计算及敏感性分析[J].安徽地质,2001,11(1):49-53. 被引量:14
-
5邓华锋,李建林,黄建文,郭永成.影响卸荷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6(6):517-519. 被引量:13
-
6王千,李忠良.岩体力学参数敏感性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技术,2005,26(11):17-20. 被引量:6
-
7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
8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
9.浙江省衢州市安居工程一-四期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
-
10华南理工大学四院校合编(1998).地基及基础(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6月.221,222.
引证文献10
-
1魏双剑,青刚.陈台沟铁矿探矿井提升系统方案优化[J].冶金管理,2019,0(17):21-22.
-
2杨冠华,盛国泰,王国飞,孙若尧,元东方,高亮.无固定基础压缩机在大牛地气田的研究与技术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S01):173-175. 被引量:1
-
3杨晓攀.浅析灰土挤密桩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科技纵横,2018,0(20):115-116. 被引量:2
-
4许厦鹰.新旧规范地基土承载力计算的比较[J].福建建筑,2005(Z1):264-266.
-
5杨迎晓,吾独龙,朱向荣.衢州安居工程四期地基承载力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37(10):68-72. 被引量:2
-
6刘丽春.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35):105-106.
-
7苏豫东,潘晓炜.坐底式稳粧平台在海上风电超大直径单桩沉桩施工中的应用[J].港工技术与管理,2020(4):27-31.
-
8王盼.碎石桩处理砂土地基的效果评价[J].陕西建筑,2022(1):16-20.
-
9黄岳文.倾斜荷载作用下水工建筑物地基承载力的确定[J].广东水利水电,2024(1):76-80.
-
10赵树光,陈智勇,杨秋芳.中外项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异同点探讨[J].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2024,61(2):19-24.
二级引证文献5
-
1陈斌,叶俊能,朱剑锋,刘干斌,贾波.宁波地区典型土层地基承载力确定[J].工程地质学报,2013,21(4):493-500. 被引量:4
-
2王宗文,李伟.南京江北长江阶地区典型地层地基承载力探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4,12(2):203-206.
-
3张巧梅.灰土挤密桩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5(6):250-251. 被引量:3
-
4柯尔钦乎.浅析天然气外输压缩机选型优化设计[J].当代化工研究,2022(1):159-161. 被引量:1
-
5徐昕.浅谈高填方路基湿陷性黄土灰土挤密桩施工参数优化[J].建筑安全,2022,37(2):41-46. 被引量:2
-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发布实施[J].建材产品与应用,2002(4):48-48.
-
2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公告第1096号[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1(9):42-42.
-
3荆民.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工程中的应用[J].混凝土,2016(7):138-141. 被引量:5
-
4邵帅.浅谈新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中国科技信息,2013(2):127-127. 被引量:1
-
5张淑杰.浅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0):269-269.
-
6黄锦帅.某高层职工住宅楼的CFG桩复合地基及桩基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2):59-60.
-
7袁晓光,王刚,季强.载体桩技术在沈阳市沈北地区的应用与经济性分析[J].工程勘察,2009,37(S1):113-117.
-
8陈大为,张明启.平板载荷试验的方法及成果应用[J].铁道勘察,2007,33(3):38-40. 被引量:11
-
9王平.浅析建筑工程中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186-186. 被引量:2
-
10金仁超,丁建国.双T型板的应用及其屈曲特征分析[J].工业建筑,2009,39(S1):376-377.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