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与东南亚水稻品种在育种中的作用和贡献
-
1华淑英.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5,27(4):102-103. 被引量:4
-
2王晓云,毕玉芬,赵志强.国内外苜蓿育种中的分子标记技术[J].生物技术,2004,14(4):71-73. 被引量:3
-
3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课题组.重大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农业技术经济,2002(1):1-7. 被引量:14
-
4李淑能.推进小麦生产农机农艺融合 提高夏县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J].基层农技推广,2014(9):53-54. 被引量:3
-
5陈统强.2012年早稻增产农业气象条件分析[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3,26(3):49-52. 被引量:1
-
6丁洪,王跃思,项虹艳,李卫华.福建省几种主要红壤性水稻土的硝化与反硝化活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6):715-719. 被引量:27
-
7王晓洁.防治荒漠化:让妇女参与[J].中国林业,2006(06A).
-
8汪为良.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物理杀虫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254-254.
-
9乔殿新.关于长江经济带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7(1):1-3. 被引量:9
-
10田秋香,张威,闫颖,何红波,张旭东,郑立臣.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土壤重要有机组分循环转化研究中的应用[J].土壤,2011,43(6):862-869. 被引量: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