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全面认识劳动在创造财富中的作用
出处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6期22-24,共3页
Expanding Horizons
参考文献8
-
1.毛泽东选集,第5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415-416,288,158.
-
2[2][3][4][6][7][8][9][10][12][13][14][15]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383;96-105;382-383;373;306;225;334;380;381;370-375;355;354;371;370;360:363;346.
-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3,455-456,305.
-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8.
-
5[11][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3.553.570.512.576.
-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1.
-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8.
共引文献40
-
1徐大兵,杨正喜.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缺陷与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超越[J].探索,2002(1):21-24. 被引量:2
-
2王树林.改革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探讨[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1):26-30. 被引量:2
-
3卫兴华.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J].新视野,2004(5):4-8. 被引量:3
-
4黄宗良.树立科学发展观与坚持社会主义[J].新视野,2004(5):37-39. 被引量:1
-
5赵云献.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灵魂[J].新视野,2005(3):7-9.
-
6徐绍刚.个性的解放与人的解放——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解放的思想[J].新视野,2005(3):55-58. 被引量:2
-
7刘云山.论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主义[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0):14-16.
-
8隋秀英.试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6-8. 被引量:2
-
9吴忠海.公民政治观形成的社会因素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23-26.
-
10郑义臣.当代大学生社交方式重构导向[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92-93. 被引量:1
-
1顾子然.建设和谐相城[J].群众,2005,0(4):50-51.
-
2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 开创特区发展新局面[J].新东方,1995,0(5):4-5.
-
3黄贵芳.正确认识当前收入差距拉大问题[J].发展论坛,2002(12):52-53.
-
4韩思懿.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J].清江论坛,2005,0(4):8-10.
-
5蔺艳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3):29-30.
-
6庞艳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方针[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2):78-81.
-
7艾理生.找准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5(6):23-24.
-
8杨明清.建国以来两种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比较研究[J].理论学刊,1999(6):5-9.
-
9杨年强.和谐二字值千金[J].光彩,2004,0(11):1-1.
-
10文尚卿,匡胜.实践"三个代表",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1(4):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