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嵇康的自然主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嵇康的自然主义是以元气自然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其实质在于追寻精神自由 ,在主观精神世界中转化为对独立自由的理想人格的追求。它将魏晋玄学“自然无为”的纯精神世界现实化、人间化 ,并代表着当时人主体意识的复苏 ,更是人类在追求真、善。
作者
刘容
机构地区
重庆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45-49,共5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Edition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嵇康
自然主义
理想人格
分类号
B235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嵇康.《声无哀乐论》.
2
嵇康.《难自然好学论》.
3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共引文献
21
1
李建华.
道德理性化的历史批判及其启示[J]
.现代哲学,2000(3):56-60.
2
郝敬胜,张允熠.
入之于哲学 出之于美学——试论玄学与魏晋审美意识的发生[J]
.安徽史学,2001(4):7-10.
3
王晓毅.
郭象“性”本体论初探[J]
.哲学研究,2001(9):32-38.
被引量:20
4
邓小军.
杜甫《北征》补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3):26-37.
被引量:11
5
胡军.
论道教音乐与现代文化[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2):96-101.
被引量:7
6
胡军.
论道教音乐的审美特征——以茅山道教音乐为例[J]
.中国音乐,2007(3):64-65.
7
罗宗强.
释《章表》篇“风矩应明”与“骨采宜耀”——兼论刘勰的杂文学观念之一[J]
.文学遗产,2007(5):4-12.
被引量:2
8
李欣复,刘洪艳.
魏晋南北朝“新道学”现代解读[J]
.中州学刊,2008(5):167-172.
9
胡郁青,刘嘉.
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J]
.中国音乐,2000(1):21-22.
被引量:10
10
王一涵.
“和”美之乐——浅析《溪山琴况》中的“和”范畴及其对儒道音乐思想的继承[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1):138-141.
同被引文献
4
1
黄毓任.
和声无象 哀心有主——论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J]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4):85-90.
被引量:9
2
杜洪泉.
嵇康是“儒”还是“道”——评嵇康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与贡献[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37-40.
被引量:8
3
韩国良.
走出嵇康乐论研究的误区——也谈嵇康“声无哀乐”的思想意蕴[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11):63-68.
被引量:2
4
陈吉荣.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嵇康人格研究[J]
.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0(2):35-38.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赵珮宇.
论嵇康“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J]
.黄河之声,2016(22):77-7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黄之菡.
嵇康与柏拉图音乐观念之比较——以《声无哀乐论》及《理想国》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4(4):111-113.
1
柳清华.
信仰伦理[J]
.甘肃理论学刊,2005(2):63-66.
2
高玉春,秦春艳.
“人间佛教”理念与佛教的人间化趋向[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4):50-53.
被引量:1
3
陆昱.
历史、理念与意义——“人间佛教”与和谐社会建设[J]
.理论界,2010(5):72-75.
被引量:1
4
刘容.
试论嵇康的自然观[J]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18(4):85-88.
5
张光成.
论唯物主义的主观精神世界[J]
.岭南学刊,2009(4):111-115.
6
朱慧彬,王灿海(摘).
一种秩序要从孩子抓起[J]
.智慧少年(润),2009(2):51-51.
7
智效民.
不该忽略这一笔——介绍贺麟先生的一篇文章[J]
.博览群书,1997,0(10):41-42.
8
净慧长老(口述),李靖.
佛就是你自己 生活就是修行[J]
.中外管理,2012(2):120-121.
9
熊申英,王斯坤.
浅析梁启超的“道德革命”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
.江西社会科学,2003,23(1):170-172.
被引量:1
10
何隆顺.
三个世界及其相互关系[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4-6.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