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6期24-28,共5页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1王通.浅析李贺诗歌创作中的矛盾心态[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50-52.
-
2罗秉恕.《楚辞》的启示:略述李贺诗歌创作的“巫”心态[J].文学评论,1993(4):96-104. 被引量:1
-
3张艳辉.论李贺诗歌的死亡忧虑及生命企盼[J].作家,2011(20):137-138.
-
4甘正芳,李顺春.论李贺诗歌创作中的通感手法[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10(1):53-57. 被引量:2
-
5李晓峰.试析李贺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6(3):48-49. 被引量:4
-
6欧洋.中唐诗歌的生长环境——以李贺诗歌创作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5,37(3):21-26.
-
7符佑玺.李贺诗歌的生命意识和审美价值[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26(5):29-32. 被引量:1
-
8刘宁,孙旭.浅谈色彩艺术在李贺诗歌中的体现[J].语文建设,2012,0(01X):23-25.
-
9萧兰英.论李贺的心理个性及对其诗作的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0,24(3):12-14.
-
10陆琳.李贺诗歌创作的通感特征与超越传统的意识[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12):4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