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永恒而真实的瞬间——评弗·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 被引量:4

The Real and Everlasting Moment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英国伟大的小说家和小说理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小说形式上进行了不倦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她对生活和真实的独特见解使她摒弃了传统文学的主题和形式,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来表达现代人的混乱无序的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和意识活动。本文以其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为文本,从主题内容、构篇方式和表达手法三个方面来探讨伍尔夫如何探索人物在生活中极普通的“瞬间”心理变化,并借以反映生活的本质和真实的人生,揭示永恒的真理。 Virginia Woolf(1882-1941), one of the important modernist novelists in Britain, has engaged ceaselessly in experiments with new forms and fresh techniques in novel writing. She abandons the traditional ways of novel writing and attempts to make a subjective exploration of her characters?inner world activities by applying the stream-of-consciousness technique. This article has discussed about how she presents the shift of the character抯 psychology in a short 搈oment?and how she reveals the truth of life in one of her short novels entitled The Mark on The Wall in terms of its theme, structure, and techniques.
出处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03-105,共3页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弗·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意识流 表达手法 短篇小说 英国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inner world, theme, structure, techniqu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弗吉尼亚·伍尔夫.论现代小说[A].李乃坤.伍尔夫作品精粹[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48~339.
  • 2李森.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J].外国文学评论,2000(1):62-68. 被引量:40
  • 3程倩.伍尔夫小说世界的构筑方式[A].蒋坚松,宁一中.英美文学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2.
  • 4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7

  • 1弗吉尼亚·伍尔夫.《论现代小说》,李乃坤选编.《伍尔夫作品精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38页.
  • 2戴维·洛奇.《现代主义小说的语言:隐喻和转喻》,《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50页.
  • 3Virginia Woolf, A Room of One's Own, London, the Hogarth Press, 1931, p, 166.
  • 4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孙梁,苏美,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10-211页.
  • 5Robert Humphrey, Stream of Conscrousners in the Modern Novel, Berkeley, University uf California Press, 1954, p. 42.
  • 6弗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日记选》.戴红珍,宋炳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65页.
  • 7爱·摩·福斯特.《弗吉尼亚·伍尔夫》.见《伍尔夫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22页.

共引文献43

同被引文献13

引证文献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