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环节的法律调整方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还不健全,只能说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弊端,在利益上也很容易发生一些冲突和矛盾,因此可以通过利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持循环经济活动的正常发展,有利于其长久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循环经济活动中各环节的法律调整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
王辰
机构地区
西北民族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12年第5X期24-24,共1页
Reform & Openning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各环节
法律调整方法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申卫星.
构建公权与私权平衡下的中国物权法[J]
.当代法学,2008,22(4):10-16.
被引量:12
2
唐清利.
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规则--合约安排与第三种强制[J]
.政法论坛,2008,26(3):64-70.
被引量:8
3
钭晓东.
环保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范式研究——温州需求诱致型行政指导机制变迁与环境行政方式拓展[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12):55-59.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美]波斯纳 苏力译.《超越法律》[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5页.
2
王涌.私权的概念[A].夏勇.公法(第一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
[日]美浓部达吉 黄冯明译.《公法与私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4
[美]路易斯·亨金.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念:一种比较考察[A].夏勇.公法(第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
郑慧.温州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模式研究[D].
6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武汉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等编写.欧洲环境政策法律研究(未出版).1999.40.
7
陈弘毅.权利的兴起:对几种文明的比较研究[A].夏勇.公法:第1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8
张五常.《经济学解释》,易宪容、张卫东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9
Barzel. Yoram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figh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0
Garrett Hard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 162 ( 1968 ) : 1243 - 1248.
共引文献
23
1
申惠文.
中国民事宪法学的时代价值——改革开放40年民法学家宪法观发展演变切入[J]
.私法,2020(1):330-350.
2
解安宁.
论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机制[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4):61-64.
3
钭晓东.
论多中心环境行政范式的建立与温州模式的拓展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5,27(2):156-158.
4
刘昱彤.
论环境行政指导——环境法视野的行政指导问题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5):40-42.
被引量:3
5
王建,肖广岭.
从政府行为的创新看“温州模式”的困境与对策——温州地区乐清市的经验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0):118-121.
被引量:1
6
李娜,李平.
循环经济中的自律和他律——用法律手段调控经济[J]
.全国商情,2009(9):137-139.
7
杨秀美,荣建国,任晓冬.
贵州喀斯特地区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冲突及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5):166-168.
被引量:2
8
李平.
循环经济中的法律调整手段[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5):79-82.
9
欧阳君颖.
市民与国家的博弈[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179-179.
10
解安宁.
论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机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22-23.
被引量:1
1
周理松.
经济运行法制化与检察监督机制的完善[J]
.检察理论研究,1994(3):49-51.
2
公丕祥.
商品经济与法律调整方法[J]
.法律学习与研究,1989(5):34-37.
3
孙颐,沈晓秋.
也论医疗纠纷的法律调整方法[J]
.中国卫生法制,1998,6(3):34-35.
被引量:1
4
杨思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律调整方法的改进和创新[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4):59-63.
被引量:6
5
刘晨.
论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J]
.法制与社会,2007(1):727-728.
被引量:12
6
B·H·库德里亚夫采夫,任允正.
苏联法的体系及其发展前景(二)[J]
.环球法律评论,1983,5(2):1-7.
7
维克多·马维,亚历山大·加博,同心.
苏联和东欧各国协调其国际私法的动向——比较法律评述[J]
.环球法律评论,1985,7(2):22-27.
8
刘鹏.
论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方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81-83.
被引量:3
9
秦嘉泽.
解析法律行为的合法性问题[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6):292-292.
10
B·K·拉伊赫尔,任正.
关于经济法理论[J]
.环球法律评论,1980,2(6):21-25.
改革与开放
2012年 第5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