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6-36,共1页
同被引文献38
-
1白琼烨,张洁.人名的社会语言学分析[J].理论界,2006(S1):116-117. 被引量:11
-
2马雪松.正在悄悄变化的农村人名—— 一个村的人名调查[J].江西社会科学,1997,17(10):94-95. 被引量:8
-
3邓国栋.汉语人名字调的修辞艺术[J].当代修辞学,1998(5):42-43. 被引量:6
-
4侯一麟,李宁.汉语人名规范化说略[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1(4):86-91. 被引量:8
-
5力量.乳名、学名与语言及传统文化[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2):122-128. 被引量:8
-
6汪红艳.汉族人姓名中的语音修辞[J].修辞学习,2002(4):49-49. 被引量:14
-
7赵越.人名用字与上声姓氏的声调搭配[J].语文建设,2001(4):22-23. 被引量:3
-
8黄维合.英语姓名与文化[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60-64. 被引量:6
-
9李益德,李学杰.汉语人名用字管窥[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1):114-117. 被引量:14
-
10张翠平,郭惠斌.谈英汉命名的语言差别[J].中国校外教育,2008(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5
-
1范庆芬.汉语人名的社会语言学内涵[J].科技信息,2008(3):132-132. 被引量:4
-
2朱益嫣.“90后”学生姓名的用字分析[J].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9(3):97-99. 被引量:5
-
3朱金娥.汉族人的姓名特点与变迁[J].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1):54-55.
-
4周有斌.叠音人名的考察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12(4):48-55. 被引量:17
-
5苏健.浅议当代姓名用字的特点与发展趋势[J].考试周刊,2013(96):15-15.
-
6于江德,赵红丹,郑勃举,余正涛.基于中文人名用字特征的性别判定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4(1):13-18. 被引量:2
-
7马霜霜.浅谈《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人名用字[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201-202.
-
8徐梅.中国人名用字规律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28(4):54-57. 被引量:2
-
9王芳.大数据下建国以来武汉人名面面观[J].语言文字应用,2015(3):76-87. 被引量:2
-
10龚韶.浅谈六顶思考帽对策划写作教学的启示[J].文学教育,2017(12):118-119.
-
1胡朝雯.演讲稿如何实现音韵美[J].阅读与写作,2004(1):4-5.
-
2赵翔.英语拟声词汉译赏析[J].当代外语研究,2008,0(7):60-64.
-
3谭德姿.人名的字调修辞[J].语文建设,2000(5):36-36. 被引量:7
-
4林蔚.基于诗歌看汉英音韵学对比[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8).
-
5焦尧杰,熊素娟.浅析英语散文之美[J].校园英语,2017,0(12):214-214.
-
6姜福五.甜美的九月(1)[J].英语沙龙(原版阅读),2012(8):28-29.
-
7徐岩.中餐菜名的命名方式及英译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4):130-130.
-
8贾韡莉.英语谚语美感类型透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58-60. 被引量:2
-
9陈静.传神达意:翻译理论中的一朵奇葩[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9):9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