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聚众斗殴罪转化犯的认定 被引量:2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Offense Transformation Of Affray Crim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转化犯是我国刑法中的独特罪数形态,认定转化犯必须具备法定性、转化性和递进性;聚众斗殴罪的转化犯,是共同犯罪与罪数理论的竞合,问题在于当部分共同犯罪人具备转化条件,其他不具备转化条件的参与者是否也成立转化犯,学界存在争议;决定聚众斗殴罪的参与者是否成立转化犯,关键在于认定参与者对在聚众斗殴过程中实行的故意重伤或故意杀人行为的具体参与形态,应区别不同情形认定首要分子、积极参加者、其他参加者是否成立转化犯。
作者 陈毅坚
机构地区 中山大学法学院
出处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1年第9期17-18,34,共3页 Citizen and Law:Comprehensive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度"十一五"规划项目"刑事法视域中的产品责任"(项目号:09G-0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预备阶段行为贡献的性质:以共谋共同犯罪为中心" 2011年度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刑事政策视野中的犯罪论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3

  • 1王仲兴.论转化犯[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2):29-34. 被引量:34
  • 2杨旺年.转化犯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2,14(6):37-42. 被引量:80
  • 3范德繁.转化犯的新视野——事实转化的展开[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142-147. 被引量:12
  • 4赵立勋.论共谋行为的法律性质[J].政法论丛,2003(4):77-81. 被引量:4
  • 5E·博登海默;邓正来.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1999.
  • 6主要是指特定性、异质性、构成要件要素的重合性和延展性、趋重性和法定性.
  • 71988年"两高"《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153条的批复》.
  • 8马克昌,莫洪宪.中日共同犯罪比较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 9(日)野村稔著,全理其,何力.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1.
  • 10高铭暄.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99

同被引文献3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