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审判为中心”背景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初探
The Initial Analysis Of Duty Crime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rial-centered System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当下司法改革措施之一,其目的在于纠正"以侦查为中心"、案卷中心主义等传统的刑事诉讼理念和制度,以达到在程序和实体上避免冤假错案,实现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价值。"以审判为中心"对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证明标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应转变旧式思维,准确定位和处理好与控诉、辩护、审判之间的关系,促进职务犯罪侦查的精细化。
作者
李苗苗
肖雄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6年第6期52-55,共4页
Citizen and Law:Comprehensive
关键词
以审判为中心
诉讼构造
证明标准
职务犯罪
侦查模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5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沈德咏.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J]
.中国法学,2015(3):5-19.
被引量:343
2
王守安.??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带来深刻影响(N)检察日报. 2014 (003)
3
樊崇义.??“以审判为中心”的概念、目标和实现路径(N)人民法院报. 2015 (005)
4
陈瑞华.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78-88.
被引量:73
5
樊崇义,张中.??排除合理怀疑:刑事证明的新标准(N)检察日报. 2012 (003)
6
熊秋红.
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3,20(1):79-85.
被引量:67
7
易延友.
证据法学的理论基础——以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为中心[J]
.法学研究,2004,26(1):99-114.
被引量:92
8
陈瑞华,黄永,褚福民.法律程序改革的突破与限度.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二级参考文献
84
1
孙长永.
审判中心主义及其对刑事程序的影响[J]
.现代法学,1999,21(4):93-97.
被引量:174
2
饶娣清.
论实用主义精神[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9(4):147-151.
被引量:1
3
黄道,陈浩铨.
刑事证据理论的认识论基础[J]
.政法论坛,1994,12(1):51-56.
被引量:4
4
李力,韩德明.
解释论、语用学和法律事实的合理性标准[J]
.法学研究,2002,24(5):3-23.
被引量:50
5
熊秋红.
对刑事证明标准的思考——以刑事证明中的可能性和确定性为视角[J]
.法商研究,2003,20(1):79-85.
被引量:67
6
黄金荣.
法的形式理性论——以法之确定性问题为中心[J]
.比较法研究,2000,14(3):289-310.
被引量:71
7
姚剑波.
终局性规则下的利益平衡——关于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的比较研究[J]
.比较法研究,2000,14(4):368-380.
被引量:14
8
陈瑞华.
案卷笔录中心主义——对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重新考察[J]
.法学研究,2006,28(4):63-79.
被引量:277
9
陈卫东,李训虎.
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J]
.人民检察,2007(04X):52-55.
被引量:31
10
[法] 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M].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428.493.231.
共引文献
555
1
熊晓彪.
证明标准多维解构与体系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4):157-176.
被引量:3
2
邵劭.
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程序中的异议权[J]
.中国法学,2021(5):102-123.
被引量:9
3
潘志玉.
虚假诉讼检察监督职能再定位[J]
.政法论丛,2023(2):149-160.
被引量:4
4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
审判视角下的量刑建议问题研究[J]
.量刑研究,2020(1).
被引量:1
5
闫召华,范智凯.
认罪认罚案件量刑建议精准化之批判[J]
.量刑研究,2020(1).
6
霍子诗,华雨.
迈向“对抗-合作”的新型诉辩关系[J]
.西南法学,2018,0(1):131-148.
7
徐巧玲.
审判中心视角下法院角色探究[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48-53.
8
丰怡凯.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行中对审判中心的偏离与回归[J]
.盛京法律评论,2021(2):125-148.
9
琚明亮.
论经验法则在司法证明中的展开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206-224.
被引量:15
10
谢澍.
从“认识论”到“认知论”——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之科学化走向[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146-168.
被引量:22
1
韩红俊.
民事诉讼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非理性[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7):37-41.
被引量:9
2
王海鹏.
人民监督员监督范围研究[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4(1Z):104-105.
被引量:1
3
王梦飞.
论我国侦查构造的缺陷与重塑[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81-83.
4
侯建军.
以审判为中心的理性认识与司法应对[J]
.人民司法,2016(34):65-69.
被引量:1
5
王巍巍,王元元.
借鉴保释制度完善我国取保候审制度[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7(3):54-58.
6
陈妮.
中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已势在必行[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95-96.
7
劳微微.
论刑事诉讼理念对无罪推定原则的影响[J]
.学理论,2013(33):72-73.
8
王斐弘.
惩罚与保障:并重还是侧重?——刑事诉讼理念的重构:从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条出发[J]
.中国律师和法学家,2008,4(1):1-9.
9
冯振强.
以人为本的和谐刑事诉讼理念[J]
.经济研究导刊,2009(10):253-254.
10
李英英.
浅析我国刑事诉讼理念的现代化[J]
.法制与社会,2007(12):483-484.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