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商标显著性研究

The Exploration Of Methods Of Trademark Distinctiveness Protec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商标显著性是商标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最终以社会消费者的心理认知水平来体现。商标是否具有显著性,显著性程度的大小,除了由其本身的内容决定之外,后期对商标的管理经营,市场上其他商标对该商标的影响也成为判断其显著性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无疑,商家为商标获得显著性所做出的努力应该被法律肯定,而想法设法弱化,甚至是丑化他人商标的行为应该被谴责,为此应从加大对商标获得显著性的保护力度和将反淡化理论引入我国《商标法》两个方面寻找出路。
作者 赵析蔓
机构地区 郑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6年第7期10-12,共3页 Citizen and Law:Comprehensiv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杨叶璇.保护商标权的精髓是保护合法使用[J].中华商标,2005(1):9-12. 被引量:6
  • 2[3]David S.Welkowitz.Protection Against Trademark Dilution in the U.K.and Canada.Inexorable Trend or Will Trend Tradition Triumph ? Hastings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2000(72).
  • 3卞耀武.当代外国商标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71-72、189-191、280、72-73、280、191-192、298-300.
  • 4黄晖.商标识别与表彰功能的法律保护·上[A].郑成恩.知识产权文丛·第5卷[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249,253,254,254.
  • 5曹中强.中国商标报告[M].中信出版社,2003.534.
  • 6安青虎.中国商标法律制度的最新发展[A].曹中强.中国商标报告[M].中信出版社,2003.439.
  • 7[美]E·博登海默 邓正来 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8[日]纹谷畅男.商标法50讲[M].魏启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
  • 9胡杰.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J].中华商标,1996(1):4-7. 被引量:13
  • 10李冰冰.关于驰名商标认定方式的思考[J].当代法学,2003,17(3):50-53. 被引量:3

共引文献1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