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郑州“大古都”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04年底,郑州被列为中国的八大古都。目前学术界“六大古都”与“七大古都”的争论仍未结束,又出现一个八大古都,至今未见有专文讨论郑州大古都的资格问题。我们在文中首先就八大古都的由来引开未,引出本文所要讨论的话题;然后依据大古都的标准来评判郑州大古都的资格,指出郑州符合大古都的标准;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郑州大古都今后所需开展的工作。
作者
张慧茹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
2006年第10X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郑州
大古都
八大古都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邹衡.
郑州商城是现在可以确定的我国最早的首都——成汤亳城[J]
.江汉论坛,2004(8):87-88.
被引量:3
2
李民.
郑州商城在古代文明史上的历史地位[J]
.江汉论坛,2004(8):95-98.
被引量:6
3
邹逸麟.
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1):108-113.
被引量:11
4
陈桥驿.
中国的古都研究[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24(1):1-4.
被引量:10
5
马正林.
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2(2):82-86.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李民.
《禹贡》与夏史[J]
.史学月刊,1980(2):8-15.
被引量:2
2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D].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版.
3
.《竺可桢文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7页.
4
杨宋敬.《水经注疏》[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53-654页.
5
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本)》[R].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共引文献
24
1
朱士光.
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0-27.
被引量:4
2
杨丽.
试论古都郑州的发展历史及特点[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53-56.
被引量:1
3
王明德.
中国古代都城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J]
.兰州学刊,2006(1):78-81.
4
王明德.
论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J]
.殷都学刊,2008,29(4):20-27.
5
王明德.
从丘墟文明看古都的起源[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6):86-90.
6
张兴照.
商代邑聚临河选址考论[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2(3):47-50.
被引量:2
7
刘琼.
商汤都亳研究综述[J]
.南方文物,2010(4):101-119.
被引量:9
8
谢雪宁.
古代都城城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1):41-44.
被引量:1
9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8
10
王嘉川,狄三峰.
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之发展[J]
.保定学院学报,2012,25(5):50-6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8
1
朱士光.
中国古都学的形成与当前研究的几个重点问题[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1):20-27.
被引量:4
2
张玉石,赵新平,乔梁.
郑州西山仰韶时代城址的发掘[J]
.文物,1999(7):4-15.
被引量:125
3
史念海.
中国古都学刍议[J]
.浙江学刊,1986(Z1):191-205.
被引量:6
4
邹衡.
郑州商城即汤都亳说[J]
.文物,1978(2):69-71.
被引量:107
5
阎铁城,张巍.
试论郑州在中国古都史上的地位[J]
.中原文物,1997(4):102-107.
被引量:4
6
葛剑雄.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67-75.
被引量:16
7
豫乔.
正确看待洛阳在中国古都中的地位[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4):38-43.
被引量:2
8
郭青萍.
安阳古都研究述略[J]
.殷都学刊,1989,10(1):22-25.
被引量:1
9
张新斌.
黄土与中国古代城市[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2):49-54.
被引量:3
10
邹逸麟.
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古都[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3(1):108-113.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张新斌.
中国古都背景下河南古都史探论[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3):1-9.
1
毛曦.
中国究竟有几大古都——民国以来中国大古都不断认定的来龙去脉[J]
.学术月刊,2011,43(7):144-154.
被引量:8
2
葛剑雄.
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析──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10(1):67-75.
被引量:16
3
郭天祥.
中国的古都与大古都[J]
.广西社会科学,2004(9):140-141.
被引量:3
4
洛阳 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J]
.旅游,2014(9):32-34.
5
靳绥东.
在这片热土上[J]
.信息导刊,2005(13):1-1.
6
赵富海.
郑州:“少年老城”发掘记[J]
.决策探索,2017(1):50-53.
7
冯桂明.
长安自唐后衰落原因初探[J]
.黑龙江史志,2010(21).
8
赵发中.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河南[J]
.中国商界,2011(5):28-31.
9
毛曦.
陈桥驿中国大古都著述的缘起与贡献——从陈桥驿的一封复信谈起[J]
.史学史研究,2015(4):60-68.
10
张文书.
中国六大古都诗话[J]
.新语文学习(高中),2009(4):24-26.
甘肃农业
2006年 第10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