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 各国文学史都有这样的作家作品:一个时期被贬之为毒草,但另一个时期却被褒之为香花;在国内默默无闻,但在国外却大名鼎鼎;这一文化素养的读者对之嗤之以鼻,但另一文化素养的读者竞相传诵。文苑里这种毁誉不一、变幻莫测的现象,除了偶然因素之外,论本质,究竟谁主沉浮? 接受美学认为:作家作品的价值,形式上是由评论家的评论来决定的,但实际上则是由读者的欣赏兴味来决定的。若评论家的评论脱离读者的欣赏,则毫无价值。而读者又分为三种不同范畴:就时间而言,各个时代的读者都各有不同的审美要求;就空间而言。
出处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6-52,共7页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