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思考——山东省济宁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被引量:
15
Thinking about the Rural Laborer Obtains Employment—Investigation of Laborer Shifts in Rural in Jining of Shandong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农民增收的核心是农民就业问题。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 ,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规律 ,也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新世纪初 ,山东省济宁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 ,对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作者
李心善
机构地区
山东省济宁市委政策研究室
出处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39-43,共5页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就业
济宁市
劳动力转移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70
1
张贯卿.
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J]
.前沿,2004(7):89-92.
被引量:3
2
王东升,李亚娜.
农村剩余劳动力良性转移问题[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110-113.
被引量:5
3
庄志毅.
不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6):21-27.
被引量:1
4
蔡镇辉.
农业产业化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J]
.福州党校学报,2004(3):56-58.
被引量:1
5
王杰,齐峰.
以人为本 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对策分析[J]
.农村经济,2004(9):62-64.
被引量:1
6
周元福.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03(3):169-170.
被引量:10
7
罗斌.
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分析[J]
.理论前沿,2002(7):26-27.
被引量:7
8
刘殿成.
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对策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
.人口学刊,2001,23(4):27-30.
被引量:12
9
卢尧,宋斌,孟微,戴廉,苗俊杰,李进.
民工潮托起民工经济[J]
.瞭望,2003(4):14-19.
被引量:8
10
曾金盾.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度支持与路径选择[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3):148-15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5
1
王方友.
农村劳务市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04(6):45-47.
被引量:1
2
张忠明,窦森,栾立明.
长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实思考[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3):351-354.
被引量:1
3
田梦飞.
农村劳务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05,4(1):48-49.
被引量:1
4
王美兔.
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J]
.甘肃农业,2006(5):63-63.
被引量:1
5
楼旭明,孔令夷.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4):32-35.
被引量:1
6
李元元.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J]
.甘肃农业,2006(6):79-79.
7
陈爽,张艳.
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2007(6):42-43.
被引量:9
8
王得忠.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J]
.经济问题,2007(8):73-75.
被引量:9
9
杨兰伟.
农业信息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影响与对策[J]
.农业网络信息,2008(6):73-74.
10
严燕飞.
论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4,10(2):1-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大伟,李功勋.
劳务经济与区域发展[J]
.经济管理,2005,31(17):67-70.
被引量:2
2
许恒勇,王继文,苏晓萍,王彦.
科技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7):8707-8709.
被引量:5
3
许英杰,李倩,谢双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微观分析与对策——以许楼行政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554-2556.
被引量:2
4
孙永刚,迟宝旭.
把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战略性产业的思考[J]
.科技与管理,2008,10(2):4-6.
被引量:2
5
相丽辉,张艳.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综述[J]
.党政干部学刊,2008(10):43-45.
6
张翔.
浅析中国的就业政策[J]
.价值工程,2008,27(11):17-20.
被引量:4
7
王晶.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分析[J]
.市场论坛,2009(9):45-46.
8
蒋勇,林柏浪,陈泮,冉瑞平.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4):16-20.
被引量:22
9
殷军社.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路径分析[J]
.甘肃农业,2009(5):31-32.
10
朱善植,姜莹,张雪,张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华夏朝鲜族第一村为例[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515-518.
被引量:3
1
张鸽盛,孔霁.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成因调查[J]
.人才开发,2008(2):41-42.
2
赖仁刚.
“打工经济”助推潼南发展[J]
.决策导刊,2005(8):28-29.
被引量:1
3
江德由,余伟丽,项林如.
创新机制 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J]
.浙江现代农业,2004(3):26-28.
4
杨德林.
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的问题与建议[J]
.重庆改革,2003(12):45-46.
5
郭智峰.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现实思考[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5):118-120.
被引量:1
6
张来春.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新审视[J]
.农业考古,2011(6):238-240.
7
胡新民.
金华市创新新农村建设模式显成效[J]
.政策瞭望,2007,0(4):39-41.
8
中共黔江区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邓显波.
突出黔江劳务特色 做大做强“第一经济”[J]
.新重庆,2007(10):35-38.
9
高凌芝.
抓增收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J]
.农村工作通讯,2008(10):62-62.
10
三明市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初见成效[J]
.就业与保障,2006(10):46-46.
农业经济问题
200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