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经济分析与政策建议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人力资源流动必须满足效益大于成本的基本经济理性。提高经济主体对于人力资源流动净收益的预期是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的基本途径。政府可以从增加就业机会、完善劳动力市场、深化国企用人制度改革、健全人力资源流动的法制保障与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改善我国人力资源的配置状况。
作者
吴勇南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
出处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0-82,共3页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经济性
人才流动
原因
法制保障
分类号
F240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3
1
魏邦新.
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对策[J]
.兰州学刊,2000(6):24-26.
被引量:3
2
刘铁明,罗友花.
试论江泽民的人力资源思想[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8(2):23-26.
被引量:2
3
饶常林.
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状况及对策[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196-19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李爱伶.
我国农业人力资源的状况及对策[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2):79-83.
被引量:3
2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
.精神文明导刊,2001,0(8):4-16.
被引量:506
3
唐浩夫,高唯钧,潘海腾.新经济 新战略:合作创新 开发能力 共促繁荣 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议综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06).
4
尹晓安.应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基本国策──访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潘金云教授[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03).
5
朱〓基讲话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M].
6
桂世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管理变革与人力资源开发战略高级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8(9):4-8.
被引量:9
7
潘立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8(10):26-2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靖继鹏,徐海波.
企业信息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J]
.情报科学,2005,23(4):489-493.
被引量:14
2
朱建清,丛湖平.
华东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结构及其优化配置方式的选择[J]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6):105-112.
被引量:22
3
彭皓玥,王树恩.
我国科技人才配置的效率[J]
.工业工程,2008,11(2):17-20.
被引量:4
4
魏萍,李成江.
宏观人力资源动态平衡模型研究[J]
.商业时代,2008(18):8-9.
被引量:2
5
齐立强,张达健.
唐山市产业经济发展与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2):74-78.
6
张芸嘉.
展览会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4,33(1):115-116.
被引量:1
7
王政爱,张懿.
集中管理体制与兵团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1):20-24.
被引量:2
8
吴智刚.
我国人力资源配置的状况及对策[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5,0(35):10-10.
9
邵娜,李婧.
解读人力资源管理[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2):106-107.
10
杨德贵.
用创新理念推进办公室工作的科学发展[J]
.魅力中国,2010,0(9X):245-245.
同被引文献
11
1
米美珍.
企业人力资源流动管理的误区及对策[J]
.经济师,2006(6):215-215.
被引量:1
2
陈强,毕霞.
公务员流动机制的企业化再造[J]
.兰州学刊,2005(2):209-211.
被引量:4
3
王德波,文继维.
我国现阶段人才流动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
.经济师,2006(1):156-156.
被引量:9
4
高伟凯,武博.
企业组织人力资源流动中沟通管理研究[J]
.学海,2007(1):177-183.
被引量:10
5
汪永成.
试论公务员流动与公务员流动机制[J]
.甘肃社会科学,1999(2):38-42.
被引量:18
6
James L. Price. The study of Turnover[M]. L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77.
7
杨娜.基于场论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中信息扩散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8
董瑜,谢高地.
资源场理论及其在资源流动中的应用[J]
.地理科学,2001,21(5):407-411.
被引量:48
9
许开轶,邹乐.
国家公务员交流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分析[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14(3):78-81.
被引量:8
10
查建平,傅浩,肖海龙.
系统优势评估模型在品牌竞争力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酿造,2008,27(8X):109-11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江锋,杨晓林,颜克权.
企业人才流动的经济学分析[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7(3):42-46.
2
王福波.
论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
.企业经济,2008,27(2):80-82.
被引量:3
3
王勇.
论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1):64-64.
4
杨博文,王静,冯明亮.
基于场论的人力资源流动分析[J]
.科技视界,2014(14):163-163.
5
李博.
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路径剖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7(5):111-11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梁振亚.
论我国政府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J]
.经济视野,2013(17).
2
翟艳.
浅析政府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J]
.财会研究,2014(3):26-27.
被引量:1
3
刘瑞.
我国产业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新态势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2020(34):94-98.
被引量:2
4
郭爱玲.
促进甘肃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思考[J]
.人力资源管理,2010(A06):245-246.
被引量:1
1
黄竟红,李斯和.
会计改革对税收工作的影响[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1(4):38-41.
2
允许“试错”才是国企用人制度改革的惟一出路[J]
.中外食品(酒尚),2004(1):63-63.
3
王荣煜.
企业岗位评价方法与应用[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4):61-61.
被引量:1
4
赵希男,郭梅,王洪江,刘清亮.
真假文凭辨析与用人制度改革[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0):122-123.
5
马照勇,马丹.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绩效考评体系[J]
.新劳动,2003(8):17-18.
6
薛振东.
关于有效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效率的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14(3X):150-150.
被引量:2
7
钟清.
国企为什么留不住新来的大学生[J]
.新劳动,2003(2):19-20.
8
马耀斌,翟娟丽.
深化国企改革,完善法人治理[J]
.西部论坛(陕西),2000,2(4):44-45.
9
党杰.
浅谈如何做好企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
.黑龙江档案,2012(4):131-131.
10
辛宇.
用人制度改革:三个重点环节[J]
.党政论坛,2009(4):12-12.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2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