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器”之间的沟通——《中国审美文化史》述评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0-171,共2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
1姚文放.第三种美学史 评《中国审美文化史》[J].博览群书,2001(7):23-25. 被引量:1
-
2张节末.作为文化形态的中国美学史——评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J].浙江社会科学,2002(1):190-191.
-
3燕世超.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性开拓——评《中国审美文化史》的创新意义[J].东方丛刊,2002(4):234-241.
-
4陈炎.探索中国文化的“富矿”——《中国审美文化史》(光盘版)前言[J].东方丛刊,2004(2):1-11.
-
5刘卫华.审美人类学视野观点下的文物研究——从《华夏审美风尚史》、《中国审美文化史》谈起[J].中国博物馆,2005(2):90-92.
-
6何志钧.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掘进——读陈炎教授主编《当代中国审美文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 被引量:1
-
7邓东.中华民族的诗性之史——读陈炎主编的《中国审美文化史》[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105-106.
-
8关院学人[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