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比较及推进机...
被引量:10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参考文献5
-
1魏心镇,经济地理,1991年,11卷,1期,31页
-
2葛耀林,1991年
-
3团体著者,1991年
-
4团体著者,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9),1990年
-
5匿名著者,1988年
同被引文献236
-
1陆建人.亚太地区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特点与面临的挑战[J].当代亚太,1999(10):42-45. 被引量:2
-
2阎小培.我国有关信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1998(3):41-44. 被引量:2
-
3王合生,虞孝感,许刚.无锡市开发区的发展方向与功能定位[J].现代城市研究,1998,13(6):27-30. 被引量:5
-
4李小建.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J].人文地理,1998,13(4):9-13. 被引量:11
-
5张京祥,崔功豪.后现代主义城市空间模式的人文探析[J].人文地理,1998,13(4):25-29. 被引量:17
-
6张建明,许学强.城乡边缘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人文地理,1997,12(3):9-12. 被引量:66
-
7姚士谋,陈振光.试析国际性城市的现代化功能 [J].人文地理,1996,11(3):13-17. 被引量:7
-
8辜胜阻.二元城镇化战略及对策[J].人口研究,1991,15(5):7-12. 被引量:25
-
9周一星.城市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经济,1982(1):28-33. 被引量:195
-
10刘启明.城市化的空间过程、动力机制及调控方略[J].人口与经济,1990(2):50-5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10
-
1阎小培,贾莉.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之研究[J].中国发展,2002,2(1):34-40. 被引量:4
-
2王峰玉,吴怀静,魏清泉.现阶段我国开发区几个战略问题的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1):23-27. 被引量:17
-
3王峰玉,朱晓娟.中国开发区的发展回顾与战略思考[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6,18(4):95-99. 被引量:7
-
4王峰玉,赵淑玲.广州开发区的发展演变与空间效应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3):76-83. 被引量:4
-
5王峰玉,李瑞霞.广州开发区的地域空间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23(12):13-20. 被引量:5
-
6李小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1999,19(4):332-337. 被引量:4
-
7陆玉麒.江苏沿江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区域发展[J].地理科学,2000,20(3):284-290. 被引量:21
-
8覃成林.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6-9. 被引量:10
-
9许学强,周素红.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经济地理,2003,23(4):433-440. 被引量:31
-
10覃成林.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特征分析[J].人文地理,2003,18(5):38-41.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124
-
1毕波,庄建伟.现代物流对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0(6):95-99. 被引量:6
-
2刘耀彬,宋学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度分析[J].科技导报,2005,23(2):48-51. 被引量:40
-
3周素红,阎小培.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进展[J].规划师,2005,21(3):58-62. 被引量:19
-
4欧向军,朱传耿.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战略演变初探[J].人文地理,2005,20(2):25-29. 被引量:27
-
5周素红,闫小培.广州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关系[J].地理学报,2005,60(1):131-142. 被引量:117
-
6牛艳华,许学强.高新技术产业区位研究进展综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3):70-74. 被引量:11
-
7王志宪,虞孝感.江苏沿江地区城市走廊规划建设构想[J].规划师,2005,21(4):25-29.
-
8盖翊中.区位因素与高科技产业空间集聚的相关模型[J].财贸经济,2005,26(6):66-70. 被引量:5
-
9王志宪,虞孝感,刘兆德.江苏省沿江城市带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274-280. 被引量:8
-
10侯林春,李会琴,李润田.河南省高新区发展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5,28(5):642-645. 被引量:1
-
1肖克武.浅谈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J].地理教学,1992(6):3-4.
-
2骆云飞,王书民.机载LiDAR系统在道路勘测中的数据获取及应用[J].测绘通报,2012(S1):362-364. 被引量:7
-
3青岛环胶州湾地震小区划项目开工建设[J].城市勘测,2010(5):175-175.
-
4江育珊.浅谈GPS-RTK技术在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数字化地形测量中的控制测量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15):285-285. 被引量:6
-
5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尽力[J].浙江测绘,1990(4):27-27.
-
6武汉市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沈金华.武汉城市圈进一步发展的深化研究[J].城市,2007(11):12-17. 被引量:6
-
7徐皎.欧洲温泉的开发利用[J].莆田学院学报,2006,13(6):29-31. 被引量:3
-
8施友连.积极推行电子证照 改进管理服务水平[J].福建电脑,2011,27(10):50-50. 被引量:5
-
9袁相儒,谢广林.滑坡灾害预测专家系统LPES[J].岩土力学,1995,16(2):42-51. 被引量:4
-
10国家“七大工程包”10万亿元投资浮出水面[J].现代焊接,2015,0(2):4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