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沈阳地区分期播种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采用2个冬小麦品种在沈阳地区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探讨冬小麦在沈阳地区的最佳播期及分期播种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9月15日至10月13日的5个播期中,各品种均能顺利结实。后2个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前3个播期对产量的影响较小。
作者
史伟东
侯立白
机构地区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0-11,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分期播种
冬小麦
产量
影响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5
同被引文献
3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3
参考文献
4
1
赵虹,杨兆生,阎素红,王俊娟,梁文科.
不同种植方式下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J]
.麦类作物学报,2001,21(1):60-64.
被引量:20
2
李本良,苏兴智,掌卫,王夫玉.
播期播量对小麦个体与群体影响的研究[J]
.作物研究,1994,8(4):22-26.
被引量:23
3
龚德平,文家琼.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1996,35(5):10-12.
被引量:8
4
边宽江,姚立会,廖祥儒.
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因素通径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1999,8(2):20-21.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7
1
翟风林,张发成.
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与高产育种途径[J]
.世界农业,1983(3):42-45.
被引量:6
2
李庚生,袁秋勇,李稳林,柳林景,吕桂才.
小麦“小壮高”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4):9-11.
被引量:2
3
廖祥儒,高俊凤,梁宗琐,荆家海.
渭北地区干旱条件下不同品种小麦生长情况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4,12(4):87-95.
被引量:4
4
鲍思敬,杨兆生,许红霞,武芝侠,巩万魁,闫俊,梁文科,闫素红.
“改良系谱法”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4(4):34-36.
被引量:6
5
王瑞,宁锟,王怡,杜连盟.
普通小麦穗部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1996,5(1):1-5.
被引量:14
6
宋哲民,李维平,闵东红,李学军.
小麦性状的遗传参数与综合选择[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24(1):23-27.
被引量:17
7
雷振生,林作楫,杨会民,陈钦高.
黄淮麦区高产小麦品种的产量结构及其生理基础的研究[J]
.华北农学报,1996,11(1):70-75.
被引量:47
8
袁志发,多元统计分析,1991年
9
李岗,王虎全,谢惠民,韩思明.
渭北旱地小麦不同产量形态生理指标及调控技术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7,15(2):15-19.
被引量:5
10
魏燮中,吴兆苏.小麦植株高度的结构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3(01).
共引文献
65
1
赵海祯,梁哲军,齐宏立,王玉香,邵新胜,聂安全.
不同时期水肥藕合对旱地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2,17(z1):61-65.
被引量:10
2
杨兆生,阎素红,吴宝红,崔振华.
中育8号的选育及黄淮麦区高产育种模式指标的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131-133.
被引量:7
3
马溶慧,朱云集,郭天财,闫耀礼,刘万代.
国麦1号播期播量对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4):12-15.
被引量:50
4
杨秀兰,牛一川,张慧敏.
地膜覆盖对冬小麦下一代幼苗性状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5):279-280.
5
石跃才,陈毛一,申建斌,谢长乐,刘春熙.
湖南小麦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J]
.作物研究,1995,9(4):8-16.
被引量:1
6
任红松,朱家辉,杨斌,袁继勇,詹发强,宋羽.
EXCEL在通径分析中的应用[J]
.农业网络信息,2006(3):90-92.
被引量:42
7
宋志伟,杨首乐.
春性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74-176.
被引量:43
8
吕孟雨,赵和,温之雨,王海波.
温室内冬小麦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6,21(B11):74-76.
被引量:8
9
高良艳,周鸿飞.
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2007(1):26-28.
被引量:96
10
黄丕生,王夫玉.
水稻群体源库质量特征及高产栽培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1997,25(4):5-8.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32
1
蔡大同.
氮肥与播期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加工品质的效应[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09-212.
被引量:13
2
程延年.
北京地区冬小麦穗分化时期出现日期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4,20(4):401-410.
被引量:2
3
何明仁,唐集祥,朱新明,欧阳西荣.
湘南三熟制稻田小麦幼穗分化观察研究[J]
.作物研究,1994,8(3):35-38.
被引量:1
4
李本良,苏兴智,掌卫,王夫玉.
播期播量对小麦个体与群体影响的研究[J]
.作物研究,1994,8(4):22-26.
被引量:23
5
贾晓红,李新荣,肖洪浪,张景光,李珂.
干旱沙区春小麦灌溉量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4):159-164.
被引量:5
6
张惠叶,徐兆飞.
冬小麦灌浆期蛋白质积累动态研究[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5(1):47-48.
被引量:12
7
袁秋勇,李庚生,常龙福,马谈斌,华正雄,郭万胜,柳林景.
冻害对小麦生育特性的影响及综防技术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6,17(1):37-42.
被引量:7
8
李存东,曹卫星.
小麦阶段发育的生理生态特征评述[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20(2):17-21.
被引量:26
9
张锦熙 刘锡山.小麦冬春品种类型及各生育阶段主茎叶数与穗分化进程变异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1986,(2):27-35.
10
郝照 赵雪晨 等.冬小麦穗分化研究初报[J].河北农学报,1983,8(3):8-12.
引证文献
4
1
史卫东,李景欣,徐寿军,陈贺芹,侯立白,何平,侯秀英,黄国坤.
沈阳地区冬小麦幼穗分化规律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1(3):300-303.
被引量:2
2
陈永明.
沿淮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58-58.
被引量:6
3
刘艳阳.
不同播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25-17428.
被引量:14
4
侯淑艳.
北方春小麦晚播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62-6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李爱科,马英建,刘光增,杜贞玲.
冬小麦新品种泰农18号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09(11):28-29.
被引量:2
2
魏占彬,刘兢文,赵正伟,郑永青,任国良.
优质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2009(12):30-31.
被引量:16
3
刘国顺,吴瑞娟,赵凯华.
提高小麦良种繁育种子质量的措施[J]
.河南农业,2011(11X):49-49.
被引量:2
4
淮贺举,秦向阳,陆洲,李奇峰,于莹,臧辰龙.
播期对小麦产量及品质影响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33-15634.
被引量:9
5
王邦平,王安龙.
浅议绿色小麦栽培技术的推广及其意义[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12):106-106.
被引量:1
6
淮贺举,陆洲,秦向阳,李奇峰,于莹,臧辰龙.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9):1-4.
被引量:48
7
赵红克,张震.
南阳盆地晚播小麦特点及管理对策[J]
.种业导刊,2013(11):17-18.
8
祖秀颖.
播期与密度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16,44(6):35-38.
被引量:3
9
何金宝,谢志云,高海涛,张世鲍,农明英,刘娜,王献,杨志清.
小麦新品种‘文麦10号’最佳播期和施肥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0):22-27.
被引量:3
10
裴艳婷,肖磊,姚怀昌.
播期和施氮量互作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7(7):477-481.
被引量:6
1
华秀英,陈锡时,沈音.
沈阳地区几种土壤和作物对VA菌根影响的研究[J]
.土壤通报,1990,21(3):137-139.
被引量:6
2
赵成德,李钧,许素艳,佟淑杰.
沈阳地区旱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J]
.杂草科学,1991,9(2):18-20.
被引量:3
3
孟媛.
玉米杂交新品种东裕106的选育[J]
.杂粮作物,2010,30(3):174-175.
4
王国华,张国军,金刚.
沈阳地区圆葱病虫害及综合防治[J]
.吉林蔬菜,2006(1):26-27.
被引量:3
5
于飞,籍平,杨宏,张力伟,范秀娟.
花生新品种品比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2):1-4.
被引量:6
6
陈昕,王丽荣,陈琳.
沈阳地区水稻二化螟防治指标初探[J]
.辽宁农业科学,1999(6):40-41.
7
那颖.
适宜沈阳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J]
.新农业,2013(13):30-31.
8
丁芬,陈亚君,李德华,张起范,邓媛.
辽粳294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J]
.北方水稻,2001,36(S1):17-18.
被引量:1
9
卜宪云,徐军.
沈阳地区低温冷害浅析[J]
.辽宁气象,2002(3):17-18.
被引量:5
10
侯立白,陈贺芹,陈贵,刘春青,石纯玉,吴光华.
冬小麦在沈阳地区越冬性初步鉴定[J]
.辽宁农业科学,1994(5):36-40.
被引量:15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