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连作杂交晚稻黑条矮缩病掰蘖补栽适期研究
被引量:
1
Investigations on optimal transplating period of tiller-splitting in late crop of hybrid rice for control of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掰蘖补栽是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后的一种补救新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对病田进行掰蘖补栽的最佳时段宜掌握在水稻移栽后 10~ 15d内完成 ,最迟不要超过 2 0d ,能获得较好的补救效果。
作者
罗三镯
董国堃
机构地区
台州市农科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00-302,共3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连作杂交晚稻
黑条矮缩病
掰蘖补栽
时间
分类号
S435.111.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20
1
水稻黑条矮缩病季节性流行规律及灰稻虱带毒率估测模型研究[J]
.科技通报,2000,16(z1):7-11.
被引量:11
2
陈声祥,余舰斌,秦文胜,刘力,高东明,徐静,王一风.
温州市郊杂交水稻矮化病研究——Ⅰ.传播介体、寄主、症状及病原形态[J]
.中国病毒学,1993,8(4):373-378.
被引量:10
3
苗洪芹,陈巽祯.
河北省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与防治[J]
.植物保护,1997,23(6):17-18.
被引量:31
4
王寿伦,邵振润,郭振中,迟新之,杨万海.
山东省玉米病毒病严重发生情况考察报告[J]
.玉米科学,1997,5(3):61-65.
被引量:18
5
刘延年,李相峰,岳越法,侯海明,邓克民.
玉米粗缩病发生与播种期的关系[J]
.山西农业科学,1998,26(1):42-44.
被引量:11
6
李济宸,李桂珍,苑凤瑞.
玉米粗缩病的防治[J]
.北京农业科学,1999,17(2):23-25.
被引量:5
7
李常保,宋建成,姜丽君.
玉米粗缩病及其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1999,25(5):34-37.
被引量:32
8
陈景堂,池书敏,刘志增,王静华,孟义江,宋占权.
玉米粗缩病(MRDV)研究现状及展望[J]
.玉米科学,2000,8(3):76-78.
被引量:16
9
成长庚,赵阳,林付根,周益军,程兆榜.
玉米粗缩病播期避病作用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0,8(3):81-82.
被引量:10
10
邓文生,杨希才,张玉满,刘玉乐,康良仪.
玉米粗缩病毒基因组第七组份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J]
.微生物学报,2000,40(5):488-49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陈声祥,张巧艳.
我国水稻黑条矮缩病和玉米粗缩病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2005,32(1):97-103.
被引量:98
二级引证文献
98
1
李爱宏,戴正元,季红娟,张小祥,李育红,潘存红,张洪熙,潘学彪.
籼型杂交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配合力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1):73-77.
被引量:5
2
赵敏,张国忠,李荣,吴传伟,何丽娟,王华弟,杨廉伟.
水稻黑条矮缩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研究[J]
.生物灾害科学,2012,35(2):194-197.
3
徐志德,李舒,刘建军,刘见平,刘都才,周国辉.
2011年湖南省水稻矮缩病病原的RT-PCR检测和病害分级[J]
.湖南农业科学,2013(4):82-84.
被引量:1
4
沈灿章.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研究进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S1):80-82.
被引量:1
5
张爱红,邸垫平,张晓芳,路银贵,田兰芝,苗洪芹.
高效、准确的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鉴定技术[J]
.植物保护学报,2015,42(1):87-92.
被引量:7
6
秦国正,王飞.
玉米粗缩病的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科学,2006,38(3):117-120.
被引量:20
7
F. Wang Y.S. Zhang Y.L. Zhuang G.Z. Qin J.R. Zhang.
Molecular Mapping of Three Loci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Maize (Zea mays L.) Rough Dwarf Disease[J]
.分子植物育种,2007,5(2):178-179.
被引量:10
8
王华弟,祝增荣,陈剑平,汪恩国,李宝福.
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规律、监测预警与防控关键技术[J]
.浙江农业学报,2007,19(3):141-146.
被引量:35
9
王丽娟,徐秀德,姜钰,董怀玉,蔡忠杰.
玉米粗缩病毒病在阜新地区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J]
.辽宁农业科学,2007(4):38-40.
被引量:1
10
辛德育,王凯学,廖咏梅,谢茂昌,陈保善.
桂西北部分中稻区水稻矮缩病发生情况及综防措施[J]
.中国植保导刊,2008,28(5):23-24.
被引量:3
1
谢根富,叶成磊,郑建初,姜仙贵,周明德.
旱育秧不同播量对连作杂交晚稻产量及生育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1997,38(4):157-160.
被引量:1
2
陈兰,张启武,陈爱柳.
连作杂交晚稻甬优2640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17,32(1):39-42.
被引量:3
3
吴春赞,赖联赛.
机插密度对连作晚稻“甬优6号”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484-1485.
被引量:2
4
甬优4350、甬优4550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审会水稻专业组现场考察审查[J]
.宁波农业科技,2014,0(4).
5
陈为康,吴春赞,华允盖.
连作杂交晚稻抛秧塑盘育苗若干难点与技术措施[J]
.中国稻米,2000,6(4):24-25.
6
魏新亮,徐向丽,周立新,陈刚,王雪云,周文辉,杨姣弟.
留杈对长势过旺烟株上部叶工业可用性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2017(1):30-33.
被引量:7
7
杨庆元.
再生稻抽穗扬花期最佳时段的气候条件分析[J]
.红河科技,1991(4):18-21.
8
周维明.
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途径[J]
.种子世界,1996(9):20-20.
9
刘福彬,缪爱武,蔡正宏.
小麦基部节间冻伤对产量的影响及补救效果试验初报[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08,25(1):31-32.
被引量:2
10
卢华金,张宏化,阮柏苗,杨文清.
杂交稻K优117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要点[J]
.浙江农业科学,2002,43(6):285-286.
浙江农业科学
2002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