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淮南新元古代掘迹化石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3

The Discovery of Neoproterozoic Era Digging Trace Fossil in Huainan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距今543Ma前的寒武纪,地球上发生无脊椎动物大爆发,按照生物进化论的观点,在其更早的地层中,应能见到其相应的祖先或其活动痕迹。中国淮南新元代地层中发现的掘迹化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掘迹化石,其时限为距今700Ma。阐述了该掘迹化石的特征,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 In the Cambrian period , 543 Ma ago, invertebrates burst on the Earth.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their ancestors should be discovered in the Lower Formation either in the form of their remains or in the trace by their activities. The digging trace fossil discovered in Neoproterozoic era in Huainan China is so far the oldest digging trace on the Earth. It can be traced back to 700 Ma ago.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ssil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作者 宋珍炎
机构地区 安徽理工大学
出处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50-51,54,共3页 Journal of Huain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kj206)
关键词 中国 淮南 新元古代 掘迹化石 造迹动物 地质时代 Neoproterozoic Era digging trace fossil Huainan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62

  • 1殷继成,李大庆,何廷贵.滇东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遗迹化石新发现及对比意义[J].地质学报,1993,67(2):146-158. 被引量:7
  • 2郑文武,穆玉英,郑学信,王家文,邢乐澄.皖北上前寒武系史家组碳质大化石的发现及生物地层意义[J].古生物学报,1994,33(4):455-471. 被引量:20
  • 3郑文武.皖北震旦系中Chuaria等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分刊,1980,1:49-69.
  • 4宋天锐 高健.这些是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后生动物痕迹化石吗[J].科学通报,1985,30(12):926-928.
  • 5李文厚.陕西洛南长城系一种可能的蠕形动物的发现[J].西北大学学报,1987,17(3):64-67.
  • 6陈孟莪.浅论蓟县中元古代长城群高于庄组的宏体生物化石[J].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集刊,1992,(5):156-162.
  • 7陈孟莪 郑文武.先伊迪卡拉期的淮南生物群[J].地质科学,1986,(3):221-230.
  • 8张运芬 陕西省地质矿产局地质成果编辑组.陕西汉中地区北部含磷岩系小壳化石及其时代问题.小壳化石研究与地质找矿(文集)[M].,1992.29-30.
  • 9张录易.陕西宁强晚震旦世晚期高家山生物群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1986,(13):67-88.
  • 10杨清和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苏皖北部震旦亚界的划分和对比.中国震旦亚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31-265.

共引文献91

同被引文献48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1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