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鉴定结论的证据属性鉴定制度的完善
出处
《经济咨询》
2002年第6期37-40,34,共5页
-
1王莹.试论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J].大观周刊,2012(39):20-20.
-
2李绍荣.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3):115-116. 被引量:1
-
3张亮,刘桂红.测谎技术及其应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2):52-54. 被引量:7
-
4常连红.公证证明效力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10Z). 被引量:1
-
5王志坚.E-mail的证据效力及其认定[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3):62-64. 被引量:1
-
6黎洪友,叶萍.检察机关审查同步录音录像工作研究——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视角[J].法治论坛,2013(3):27-34. 被引量:5
-
7石瑞敏.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运行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公民与法(检察版),2014,0(10):51-51.
-
8程松亮.试述电子邮件的证据属性及质证规则[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6):125-126.
-
9崔季.测谎结论法律定位之正反思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115-115.
-
10陈倩.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刍议[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3(5):30-31.
;